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九百零六章 出兵

第九百零六章 出兵(2 / 3)

弓箭,后来在辽西吃了亏,才仔细研究了一番火器,这才发现火器这东西弊端太多,精度奇差,射程有限,装填费劲,比起满洲勇士的弓箭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原本在军中大力推行火器的念头也就淡了。

今日,范文程再度提及火器,多铎自然不屑一顾。

“都别争了!金秋伐明,多铎你怎么看?”

“十四哥,多铎今日来转呈为此事!”多铎向来在多尔衮面前说话都直来直去,“十四哥想没想过,现在就伐明,万一后路不靖,朝鲜国闹腾幺蛾子,咱们箭在弦上又骑虎难下,该怎么办?”

其实,自打闵氏祸乱朝鲜的消息传到盛京以后,多尔衮就已经预感到今秋伐明一事有可能泡汤,现在连一向支持他的同母弟弟都不看好今秋伐明,他只能慎重考虑了。

“孙承宗刚刚死了,山海关的明军就像没了骨头架子的狼狗,若趁此机会破口南下……听说杨嗣昌在河南节节胜利,咱们怎么也得拉那李自成一把,让北京城的崇祯将他调离河南,到北直隶来。”

多尔衮的想法也是满清一而贯之的策略,崇祯在国内剿贼,每每即将毕其功于一役,八旗军就会及时的叩关南下,与之遥相呼应。

“十四哥有没有想过,万一今秋伐明没有进展,当如何应对?”

此次如果伐明,便只能胜而不能败,现在满洲八旗内部虽然表面上对它们兄弟俯首帖耳,可万一战事不利,便会立即有人跳出来,反对他们,到那时星点火光都能成燎原之势。

多尔衮平息了情绪,重新审视着范文程一直力劝他的言语。

“唉!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今秋不伐明就是!”

“摄政王明断!”

范文程赶紧跪了下来,激动的叩头。

多尔衮竟起身亲手将他扶了起来,“快起来,本王心绪不佳,态度恶劣了点,你多担待担待!”

范文程立时眼圈泛红,觉得就算挨了一千句骂,有万般的委屈,都抵不过摄政王这一句话。

“奴才建议,当即刻起兵讨伐朝鲜国闵氏,寻李氏后人重新立为国主。”

多铎也赞同范文程的意见,并主动请缨,欲带兵入朝。

多尔衮却摇了摇头,如果按照计划伐明,那么必然是多铎出任主帅,至于伐朝鲜,只派一员大将前去即可。

“多铎啊,你还是在盛京好好将养身子,眼看就入秋天就凉了,一定要多多注意。”

往年每到变天之际,身体虚弱之人便会应时生病,自盛京之变后大病一场,多铎的身子就时好时坏。他既是多尔衮的胞弟,也是多尔衮离不开的股肱,于公于私他都不能看着多铎有什么闪失。

“十四哥当多铎是纸糊的吗?若非多铎去朝鲜,朝廷上下可用之人谁还与明军火器营打过交道?难不成还要用那些别有异心的人吗?”

“火器营?”多尔衮不以为然,“若正面对敌,明军火器怎么可能是我八旗勇士手中弓箭马刀的敌手?”

次日一早,皇叔父摄政王下谕,晋礼亲王代善之子萨哈璘为征东大将军,领兵五万,征讨朝鲜国闵氏。

作为了解朝鲜国内情的大臣,范文程被派到了萨哈璘军中做参军。

萨哈璘曾在山海关和明军屡次交手,对明军中善使火器的三卫军也多有接触。多尔衮寻他做东征的主将,也是煞费苦心。一来,萨哈璘父子都是朝中少有的智勇兼备之人,二来,萨哈璘为人谦和低调,一向又与多尔衮兄弟关系和睦。

“牛录章京遏必隆,见过范先生。”

范文程一直担任内秘院大学士,八旗中的权贵对这种文职官从来不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帝秦设计师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女穿之大理皇朝 早安大明 谍战:红色掌柜 战国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