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八百四十章 乱上加乱

第八百四十章 乱上加乱(2 / 3)

误交内奸损友,还被对方带了绿帽子,可说是成为世人笑柄。但就是这样一个懦弱卑微的小人物,在加入三卫军竟然敢于上阵杀敌,经过蒙古和辽西几次大战后迅速成长起来,不但从辅兵正式转入步战营,最后又以极为优益的口碑,被数名营官所保举,加入三卫军中精锐的精锐,掷弹兵营。

此番出兵,郑来勇在江西时立功不小,据说黄梅贼匪首之一,天蓬大将军就是他带着本队人亲自活捉的。

在牛金松的引领下,李信来到了三卫军中伤病营。三卫军中的伤兵营与其余所有明朝官军所不同的是,只要进了伤病营便一切待遇从优。除了在此其间领受双饷以外,还餐餐有肉,但凡进入此营的伤患军卒都会得到以往从不曾有过的照顾,就算在山西时,三卫军也不成有过这等规模的伤病营。

这也是李信到了南京以后,因为财大气粗,才制定的一种后勤保障。而对三卫军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福利措施。但这也在侧面给三卫军军卒们敢死,敢战起到了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牛金松将郑来勇安排进这伤病营内,实在是一种优待。

李信来到伤病营时,郑来勇已经苏醒,而且很快就恢复了清醒的意识。此刻,他正在伤病营中相关陪护人员的协助下,进食刚刚熬好的冒着腾腾热气的米粥。

见到李信突然出现,郑来勇在经过了初时的愣怔之后,赶忙要下地行礼。李信制止了他,并坐在他的榻边,示意他先吃完这碗米粥再说其他事情。

只是,郑来勇乍见李信,心情激动之下,哪有心情吃完了这碗米粥再说,于是三口两口也不顾米粥烫嘴,将将满满一大碗的米粥倒进肚腹之中。然后摇晃着,以头伏榻,再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

“张军门让小人亲自来与镇虏侯报平安,俺们没辱没了三卫军的名声,掷弹兵营没有战败,只是迫于形势转移到了福建西北部的山区而已。”

而这究竟是什么形势,使得一贯能征善战的三卫军精锐掷弹兵营退避三舍呢?其对手当然不是郑家的人马,也不是淮王的叛军,而是痢疾二字。

再龙精虎猛的壮汉也禁不住痢疾的折磨,所以,在减员频出,战斗力低下的危机形势中,张石头下令躲入山区,以避免与来犯的郑家人马硬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其实,这原本只是权宜之计,可谁曾想,史可法部的惨败与全军覆没造成的震撼太过严重,于是,三卫军掷弹兵营全军覆没的谣言与消息也就在此时纷至沓来。而那郑森,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并未对此加以制止,反而以此向其父告捷。

于是,三卫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便传遍了江南各省。

“你是说,痢疾还在军中流行?”

郑来勇一口气说了许多,显得有些虚弱,喘了两口气才回答李信的问话。

“本来已经到了初冬,当不会有这些疫症流行,可是福建地处南方,并不似北方那么应时,久在几日前还大雨滂沱呢。流行痢疾也不奇怪,就连张军门本人也被痢疾折磨的不成人形,眼看着就剩下半条命了。”

牛金松发问:“那你们怎么不撤军?撤到江西不就得了?”

郑来勇苦笑道:“这个建议军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后来几经研究,大伙又都认为,就算撤军痢疾也不见得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军将失去对战局的掌控与把握,到那时史可法若知悉我军虚实,由建宁斜杀出来, 没准就会断了我军的后路。”

在郑来勇的讲述中,这两股同为明朝官军的人马竟然也在围剿淮王叛军的时候明争暗斗。李信暗暗摇头,看来这还真是中国人的通病,古今都是一样。

李信忽然面色一转,“张石头可在军中施行最新颁布的卫

最新小说: 谍战:红色掌柜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早安大明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将北伐进行到底 女穿之大理皇朝 战国生存指南 帝秦设计师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