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七百零一章 海寇再现

第七百零一章 海寇再现(2 / 3)

却绝非他所长,圣上将数省军政交由他,而今看来是祸非福。”

孙鉁字字句句都在指责杨嗣昌,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皇帝用人昏聩的不满。这在李信的印象里是极为少见的,他不由得说道:“卢象升带着新募集的昌平军已经赶奔山东,制药山东问题解决,大运河南北交通恢复,局面说不定会好转。”

孙鉁苦笑道:“你不用安慰我,天下局势现在成了什么鬼样子,我心里还不清楚吗?只是,只是没想到败坏成这个德行!”他的情绪有些激动,右手颤抖的在大腿上拍着,只是因为身体虚弱拍在大腿上连声音都没那么明显。

“只可恨为我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如果能像在高阳时那般,便亲自领兵作战前敌也未可知……”

“部堂不必忧虑,革左五营虽然庐州击败了何兵宪,但是何兵宪并未全军覆没,卷土重来也未可知。革左五营未必敢就过江。”

李信的说法孙鉁表示认同,但他还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李信实在转移他的注意力。

“革左五营兵进和州,真正威胁的并非南京,南京城高池深,兵强马壮,等闲人不能破城。可身在太平府的魏国公就不同了。军心涣散不说,又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尴尬窘境,如果他顶不住贼人的压力,才冤枉的紧啊!”岂能因此而坏了南京的大好局面呢?

孙鉁的思路转的很快,他立即就与李信商量着:“建阳之东,南京之西,长江边上还有个大胜关,也能据此守上一阵,咱们应该派些人去,万一建阳陷落了,此处终究还能做个缓冲。”

李信大以为是,这事不用孙鉁交代他也打算在新军小有所成之后,着人守住交通要到。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制造足够的火枪,而且还需要大批的火药来作为发射子弹和炮弹的底火。

结果,李信十分惊讶的发现,不论南京还是龙潭,府库中都积存了大量的火药,虽然很多已经受潮板结,但这并不影响使用。只要将这些受潮板结的火药烘干以后重新研磨颗粒化,便可再次使用。

火药的问题是小事,难点在于该从何种渠道弄到火枪。最终李信召集了三卫军中许多随军铁匠以后,便毅然决定再龙潭投入建立兵工厂,专门生产火枪和火炮。

铁匠们都说江南的煤铁似乎和北方有些不同,这些可能会影响铸造火炮与火枪的强度与韧度。但是,李信已经来不及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他只能委托铁匠们李达去商议,因为李达已经被为人臭美三卫军新军军需。

随着李信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被派了出去,能够替他处理文字工作的人便越来越少,于是他只能亲力亲为,一时间也比平时忙乱了许多。但这些都是必须的,很多公文必须当日就处置完毕,如果拖了一日,不知还要耽误多少事呢!

很快,不过三日功夫,第一支样枪就吧铁匠们打造了出来。

“枪身还是以传统方式,用一整块铁板打造结合而成,有足够的韧度也有足够的强度。看来砸江南建火枪工坊是可行的……”铁匠头目在李信面前喋喋不休的解释着火枪的制造工艺,以及铁矿石的优劣。最终试枪的环节让李信十分满意,将装药量增加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几次试发之后,均没有炸镗现象发生。

李信也知道,这种样枪,往往是 代表了这一批次枪中的最高质量。如果让铁匠进行规模生产,其质量只怕就要高低不一了。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批量生产的火枪能有眼前这之枪的一般水准便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恶劣的战斗情形了。于是他催促老铁匠,立即组织下去,尽快将三卫军所需要的火枪造出来。

又过了一日,孙鉁的病情加剧,已经卧床不起,显然是此前到龙潭视察新军,让他耗费了太多的元气。但即便如此,他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