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六百三十六章 新建督造

第六百三十六章 新建督造(2 / 3)

无泪,想走又不敢走,不走李信又不肯见他,直到天黑之后有三卫军的军卒来赶他,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军营。但仍旧没有离开,只在军营辕门外徘徊,踱几步就叹息一声,看的人好不唏嘘。

只听他自言自语,“到了这步田地,做事也是个死,不做事也是个死。唉!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偏偏遇上了……”

天色黑透之后,陈县令仍旧没有离开,这时便有军卒出帐,将一封书信交给了陈县令。陈县令急不可待的将书信展开,只见上面只有八个字,“尽管去做,有我撑腰”!

看罢之后,陈县令长叹一声,嘟囔了一句,“晚死总比早死好……”终于带着随从返回了龙潭县县城。

二月十二龙潭县十里八乡间忽然都响起了急促的锣声。竟是县衙的皂隶提着铜锣,沿着羊肠路一路敲击,同时口中还振振有词的喊着,“县太老爷有布告,即日起原棉田改种稻田者,复种棉田……”

这段话说的拗口,却是清清楚楚的传遍了四邻八乡。种棉田得利自比稻田丰厚,只因朝廷当初鼓励种棉,免除了棉田的税赋,这才使得松江布产量冠绝天下。当初官府取缔棉田时,百姓们自然不干,却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几个月还没过去,事情竟又有了反复。

官府朝令夕改,百姓们自然不肯轻易相信,便有胆大的聚集一起同去县城看布告。待果见盖着县令大印的布告贴在城门口,这才欢天喜地打算赶紧回去报喜。谁知又有识字的人说道:“这布告上还说了,咱们应天府的棉田要统一规划管理,由总督和巡抚一齐出面要新建个衙门,叫什么督造处……”

本来还欢天喜地的百姓们又迷惑了,他们不明白这统一规划管理和什么督造处究竟是干什么的,心里一时忐忑,只怕这是官府在变相的向百姓们摊牌税收。朝廷这几年征收的三饷已经够百姓们喝一壶的了,即便富庶如江南一带,也快承受不住这多如鸟毛的加饷了。

终于有胆子大的人壮着胆问布告旁边宣讲布告的县衙师爷,“敢问老爷,朝廷,朝廷可是又要加饷?”

却见那师爷满脸不屑的扫了一眼围观的百姓,斥道:“一群无知之辈,没见布告上写了吗……”他挽袖指点着布告,口中振振有词:“为百姓福祉计,棉田与织布事宜由督造处统一规划管理……”

念了一阵,师爷的三角眼陡然陡然圆睁,“都听明白了?这时为了你们的福祉,你们哪个耳朵听出了官府要加饷的?”

“如此说,官府是不加饷喽?”

师爷只觉得自己好似对牛弹琴,气道:“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这满篇的文字,哪里有加饷二字?”

百姓们这才释然,继而又曝出了阵阵欢呼,直喊着青天大老爷万岁,捎带着竟连那师爷也颂扬了一番。听得百姓们颂扬自己,师爷顿觉脸上有光,面色也带了笑意,一双三角眼则快成了两条缝。

督造处以龙潭县为试点,呈辐射状在各府散开,包括应天府、镇江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各县的县令全部接到了总督与巡抚的公文,要求他们全力配合督造处行事。

不过仅凭一纸公文这些县令们哪里会轻易就改弦易张,南京六部才是他们定职上司,所谓总督巡抚也不过都是临时的差遣,将来他们事了撤治,他们如何吃得起南京六部的怒火?于是一个个阳奉阴违,竟齐齐打起了隔岸观火的主意。

只有龙潭县的陈县令是这五府二十七县里执行督抚公文最积极的人,并且没有之一。因为督抚公文里白纸黑字写着,委任他陈文柄当这新成立的督造处督办。并且还破例为他这正七品的县令,加了一个通政司正五品右参议的衔。

如此,陈县令便又多了一重身份,以通政司右参议的职衔兼掌

最新小说: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将北伐进行到底 战国生存指南 女穿之大理皇朝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帝秦设计师 谍战:红色掌柜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