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琰说话时紧紧盯着济尔哈朗,他能感觉出此人在得知自己的身份后,肌肉突然僵硬了一下,眼睛似乎也瞪了起来。至于米琰说自己是李信的特使,而不是如先前一样说自己是奉了大明天子圣旨来和谈的。唯有如此,才能尽最大可能使得济尔哈朗减少对他动机的怀疑。
“胆子不小,就不怕本网将你捉了,千刀万剐吗?”
米琰从容笑道:“郑王不会,因为米琰此来是给郑王雪中送炭来了!”
济尔哈朗还是一副不屑的模样,纵声大笑,霍然在炕上坐了起来,盯着那米琰。
“倒是说说,看你如何雪中送碳,说不好,可就没那么容易走出这王府了!”
“难道郑王就不想登顶那九五之尊么?”
米琰一边说一边手指棚顶,可谁都不认为他指的真就是棚顶,济尔哈朗脸色陡然间一变,疾声问道:“何谓九五之尊,你说明白了!”
“在下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贵国大汗驾崩,我家大将军已经知道了,不但大将军知道了,远在山海关外的多尔衮也知道了,恐怕此刻他正在赶回盛京的路上呢。当然,还有他麾下的两白旗万余精锐骑兵!”
米琰话音未落,济尔哈朗的目光中已经露出了一丝杀意,但是在听说多尔衮两白旗骑兵消息的时候,这一丝杀气又淡了下去。
“莫要胡言乱语,一切都是你的猜测之言而已,信不信再信口雌黄本王可以现在就剐了你!”
黄胜似乎只起到一个翻译的作用,除此之外半句都不多言。米琰也不需要他帮腔,对于济尔哈朗的色厉内荏也都能音乐感受得到。当然,他也没有就此而轻视了眼前的济尔哈朗,据他所知清廷的内部争斗也极为剧烈,能够到现在还身居高位的岂有简单人物,此前已经在多尔衮身上吃过一回亏,自然不能在吃第二回亏。
但是济尔哈朗并不打算轻易吐口这也是个麻烦,米琰所说的一切,此人都指斥为一派胡言。
“不管郑王相信与否,多尔衮的两白旗精锐骑兵已经在路上了,若是没有大将军在锦州,星夜便可至盛京!”
米琰也豁出去了,他继续深入说下去。
“想必郑王也能明白多尔衮大军抵达盛京后的结果,别说登顶九五,恐怕就连自保也成了非分之想!”
济尔哈朗还是不松口,但语气却软了下来。
“你如何证明所言为真,没有半句虚假?”
“眼下郑王只能选择相信在下,并且在下欺骗郑王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郑王眨眼间就能剐了在下啊!”
米琰不给济尔哈朗考虑的机会朗声继续直言道:“眼下摆在郑王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什么都不做,放任多尔衮返回盛京;二是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以武力登基;三是……”
“住口,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信不信本王现在就能剐了你!”
米琰不为所动继续将第三点说完。
“三是与永福宫庄妃合力,立他两岁的儿子福临为皇帝!”
济尔哈朗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了,米琰所言一字一句都戳中了要害,也句句都切中了事实,就连永福宫庄妃在四下联络两黄旗诸将策划立福临为皇帝这等隐秘之事都知道了,还能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李信想要得到什么?”
济尔哈朗不接米琰的话茬,却直接问李信如此做为,想得到些什么、他深知汉人无利不起早这句话任之四海而皆准,李信若是没有所图,何必多此一举?
米琰微微一笑,“很简单,明清恢复此战之前的边界,同时承认大将军在漠南草原取得的已有权益!”
“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