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请君入瓮?

第四百四十四章 请君入瓮?(2 / 3)

刘宇亮如此通情达理的回答,祖大寿大为动容,连连冲刘宇亮拱手谢罪。

“阁老恕罪,阁老恕罪,若是大寿知道这几个人是阁老家丁,断然不会让他们蒙受这箭矢加身之苦!”

祖大寿走后,刘宇亮再也坐不住了,现在怎么看这个祖大寿都不像好人,他生怕自己某日一夜醒来就成了建奴的阶下囚!

……

锦州城外,三卫军众将陷入了一场争论之中,有人建议李信立即撤兵,离开这个处处都是陷阱的危险之地,因为三卫军的粮草补给马上就要告罄了。而宁锦一带本是明军的地盘,刚刚经过满清鞑子的洗劫之后三卫军连一粒粮食也找不到。

张石头、程铭九、陆九几个心腹部下都认为此时退兵是最为明智之举,他们本来就认为大将军如此冒险轻兵急进,随时会使三卫军陷入危险的绝地。

远离后方,补给不畅,漠南蒙古方面虽然负责他们的粮草,但近几日的补给却都在急速减少,很明显草原上也早就捉襟见肘。此前李信打的旗号是前来和谈,谁知到了以后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大将军用兵一扫以往的干脆利落,果决狠辣,几次游移不定,甚至还在这锦州城下白白耗了数日。

就如眼下这锦州城,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李信却力排众议,决定攻取锦州城,入城休息睡大觉,大鱼大肉。

在李信的坚持下,三卫军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锦州城内清军孱弱之兵打的鸡飞狗跳,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在隆隆炮火中,锦州城落入了三卫军之手,城中的残兵纷纷投降。

令李信失望的是,锦州这座辽西重镇中的粮草补给早就被满清劫掠一空,里面仅有为数不多的粮食,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三卫军再坚持个十天半月,总算是聊胜于无。

可是攻下锦州后,三卫军上下并没有得胜的喜悦,甚至一个个都忧心忡忡。他们不明白,大将军因何对这锦州城情有独钟,围城打援失败之后,居然打算占据此地,似乎要与满清长期对峙一般。

夜色渐深,已经恢复了理智与自信的米琰来到李信的屋中,室内牛油大蜡扑扑乱跳,两个人的影子也随之映在墙上,变幻着各种奇异之极的造型。

“大将军!”

“计划马上就要实施了,如何,可有信心?”

米琰赧然道:“多亏大将军之言,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米琰定然不会再让大将军失望!”

……

山海关外清军行营,骤闻锦州陷落,身为清军主将的多尔衮不但没有难过,反而大喜过望。豫亲王多铎抱怨道:“十四哥高兴的是不是有点早了,李信那南蛮子诡计多端,不管如何他打下了锦州就等于间接断了咱们这十几万大军的后路和补给线,若是……”

“多铎啊多铎,没听过汉人有句话么,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他敢断大清军的后路,就叫大清军打的他全军覆没!”

其实多尔衮也没想到李信居然真的就打下了锦州,就实而言打下锦州对李信和他的三卫军有百害而无一利,其实他最好的选择是放弃所有目标,撤回蒙古草原,离开辽西。只有如此,才能免于陷入被大清军两面夹击的可能。

但是,李信偏偏却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进了锦州也就等于跳进了坑里,成了瓮中之鳖。如果所料不差,盛京方面在这一两日之内必然会组织好一支大军,扫清占据锦州的三卫军。

到时候,多尔衮再派出一支偏师前后夹击,用汉人的话讲,他就算是大罗金仙也插翅难逃。

多铎又不合时宜的开始扫兴,“不瞒你说,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万一,我是说万一那狡诈如兔的南蛮子李信,再出什么花花肠子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