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跷之处

第四百二十九章 蹊跷之处(2 / 3)

是有勇有谋,能仅凭一则消息便一眼瞧出了辽西战局的蹊跷之处。

牛蛋听说了辽西战局有问题,而且主持辽西战事的洪承畴很可能胡因此而倒霉,便幸灾乐祸起来。

“姓洪的奸狡之徒也有倒霉的一天,真是老天有眼,让鞑子将他打的稀里哗啦才能出了这一口恶气!”

牛蛋和史大佗的遭遇大伙早就得知,而且明眼人很快就能猜出其背后使坏的人非洪承畴莫属,而且其人在镇虏卫一战中的表现明显很不正常,摆明了是敲锣打鼓看热闹。

这很快引起了大伙的共鸣,纷纷表示都恨不得看洪承畴跌跟头,看他还如何狂妄?

而李信却再一次储户大火意料之外,决定亲自写一封信送往辽西提醒洪承畴这个严重蹊跷的问题。

这也遭到了绝大多数军官的反对,大家一致认为洪承畴其人奸狡卑鄙,没好下场也是老天爷不放过他。但李信一句话就将所有人都堵了回去。

“岂可因私怨而坏了公器?此事休要再提!”

大将军此话一出口,谁还能多做啰嗦?而且让所有人都吃惊的是,李信面色冷峻,突然又下了严令。

“辽西战事紧迫,必须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明日一早与漠北四大部决战!”紧接着,他又亲自分配各步战营的具体作战任务,并反复强调:“作战失利者便不用回来见我了!”

各部头头脑脑听的面有愧色,其中陆九、程铭九以及张石头是负责具体制定作战计划的高级将领,李信绕过了这些人亲自下达具体作战命令,这已经是变相表露了他对此前推诿军令的不满。

程铭九面色略显尴尬,但还是决定力争一下。

“即使鞑子有阴谋,洪承畴有危险,大将军也不必接下那乱命圣旨!”

在程铭九看来,让李信这样一名与鞑子屡屡血战的骁将去代表朝廷与之和谈,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此言一出,当即又有人附和,李信这一回便语重心长的道:“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今年大旱,中原流贼蜂拥而起,北方鞑子虎视眈眈,大明积贫积弱久矣,根本就无力应对两线作战,孙阁老出此下策,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稳住关外的鞑子,朝廷才能全力剿灭流贼,待天下安定,出兵灭清便指日可待。”

李信说到此处顿了一顿,只听下面还是有人窃窃私语,似乎还是不以为然。

“诸位父母妻子都在关内,不论流贼得势,还是鞑子破山海关倒霉的始终是老百姓,是我们的父母妻子。所以我李信忍辱负重去与鞑子和谈,既不是为了皇帝也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天下与诸位父母妻子一样的千千万万百姓!”

这一席话终于对持反对意见的人有所触动,虽然很多人的家人早就在历次大乱中死去,但那惨烈的一幕幕仍旧深深的烙印在脑子里,恐怕此生都难以忘记。

李信的这一番自我剖白在大家的心里引起了共鸣,大将军位高权重都能敢于牺牲自我,前去与鞑子和谈,那么他们又有什么资格为了一己私利而反对呢?

不过陆九还是不甘心,如果李信的和谈成功,最终的功劳也要大部分甚至是全部归于在辽西与鞑子力战的洪承畴。他不希望洪承畴如此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黑锅是十三哥的,功劳却是那卑鄙奸狡之徒,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信洒然一笑,“本帅这一回去辽西,早就有了背黑锅的觉悟,更何况鹿死谁手还在两可之说,你们见过咱们三卫军何曾吃过大亏?”

终于,连陆九也被彻底说服,虽然他听李信说的轻松,但落在二中却都是李信对他的安慰之语,这次东去不论成败,横竖都是有过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红色掌柜 战国生存指南 帝秦设计师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早安大明 女穿之大理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