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佗感动的泪眼迷离。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牛史二人终于在圪儿海边找到了李信的主力部队。此时,三卫军与漠北蒙古联军正在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自从图尔格一败涂地的消息传到了草原上,拜音图便再也难以如臂使指般的调动漠北四大部的联军,对于应战军令纷纷相互推诿。因此他早就已经产生了退缩之心,只是碍于大汗的严令,与回去后可能面临的责罚一直游移不定。
当李信听说牛蛋与史大佗一路寻了过来的消息时,也如钱泰一般欣喜不已,不但如此,三卫军上下都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甚?朝廷要和谈?”
可牛史二人带来的消息听在众人耳朵里,却不啻于晴天霹雳,他们在前方打死打生,朝廷说和谈就和谈,而且还派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武人负责与鞑子的接触。
毛维张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提出了质疑。
“牛将军,这是圣上的意思,还是阁臣的意思?”
他的想法很明显,皇帝应当不会出这种鬼主意,来陷李信于这种难堪境地,毕竟李信受宠信于皇帝天下尽人皆知。可牛蛋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是悚然一惊。
“不是皇上,是孙阁老……”
这怎么可能?毛维张惊诧之下再次追问:“你慢些说,是,是高阳孙阁老?”
牛蛋双手一摊:“除了他还能有谁?”
这个回答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感觉这是一件以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孙承宗可是李信的伯乐,虽然这位年逾古稀的阁老甚少与李信联络,但在座的所有人早都将李信划归孙承宗的嫡系之列。孙承宗怎么能将李信置于如此不利的境地?这不是将大将军往火坑里推吗?
和谈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成功了,朝廷肯定要损失不小的利益,这就会埋下一个随时都会爆发的隐患,卖国的名声肯定会被无数文臣随时揪出来当作靶子攻击。如果失败了,当时就有被文臣们落井下石,随时攻击致死的可能。到时候李信成了众矢之的,别说再经营山西,还能不能保住自身都很难说。
蒙古包中举座都反对孙承宗给李信找的这个要命的差事,牛蛋喊了一嗓子。
“都别吵了,有圣旨在此,难不成还让大将军抗旨吗?”
牛蛋将黄绫缎子包裹的圣旨从自几脏兮兮的包袱里掏了出来,双手捧在头顶。
“圣旨算个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还是乱命?”
面对圣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陆九,他马贼的脾气上来,别说是圣旨,就算皇帝老子亲自站在此处,也敢当场顶撞。三卫军的高层基本上都是底层出身,对朝廷权威本就不甚买账,尤其是让他们去做这等挨骂的买过勾当,弄不好将来遭受万人唾骂,那才是得不偿失。
一时间,群情激奋,都嗷嗷叫嚣着,让李信不理会皇帝的圣旨。
“还谈个鸟?大将军,以咱们三卫军的实力就算扫平辽东也未必不能,不如咱们一路打到辽东去,杀进沈阳城……”
“对,张营官说的对,咱们杀进沈阳城,要皇帝老儿看看,咱们三卫军向来只杀鞑子!想投降,让朝廷派那些没胆鬼去吧!”
眼看着蒙古包中的三卫军将领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说出的话一个比一个耸人听闻,毛维张虽然也算一方豪杰但毕竟是朝廷正统出身,这些大逆不道之言听在耳朵里,惊的脸色都白了。
这要是被别有用心之人传到朝中别有用心之人的耳朵里,对李信绝对是个惹不起的麻烦。本想出言阻止,但这些人似乎也不是头一次如此放肆畅言,转头去看李信却见他沉思不语,似乎也对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