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贼 > 第三百零四章 双管齐下

第三百零四章 双管齐下(2 / 3)

得势般的摇头摆尾。

郭师爷表面上全然不把吕四臻夹枪带棒的威胁放在心上,可心里边却又后悔了,都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自己怎么还稀里糊涂的出头呢,而这个法子实际上也的确是登不得堂中诸位的法眼。但话一出口,玩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只好硬着头皮道:

“咱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李信差点怀疑他是否看过那部风靡后世的武侠小说。

“哦?请郭总办详细说说!”

郭师爷是商社里负责一方事务的总办,虽然威风但毕竟是贱业,在众位官员面前不值一提的,能以此相称呼的,摆明了是站在他一边。此人正式太原知府田复珍,两人曾在忻州城里有过一段同生共死的经历,其中交情自然不足外人道。郭师爷对他投之以感激的一笑。

“所谓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便是咱们也去做那无本买卖!”

此言一出立即满堂哗然,这还了得,大明朝廷乃堂堂正正之师,岂能做这种鸡鸣狗盗的伎俩?于礼不合,非君子所为!等等说法不一而足。

李信双目一亮,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他们高价收购了肯定是要运出边墙的,只要瞅准了一并抢来,大明便是翻倍的赚了。

得了这个主意,李信觉得这个会也没必要开下去,便大手一挥宣布散会。郭师爷得到了李信的赞同很是得意,之前的忐忑一扫而空,在众人的不满声中昂首挺胸,就像示威一般。

这个法子自然好,但做起来却还需要有一套措施,范永斗的传统势力范围是在万全卫,绝大多数的粮食也肯定于此地出边墙,因为再往东去是蓟镇,那里都是险关要隘,明军肯定不会放行。而往西去则是李信三卫总兵的地盘,镇虏卫、阳和卫也断然不会放行,而且肯定还会将他东西统统没收,吞的连骨头渣子都不会留给他。

基于此点判断,李信决定将他新进组织的情报部队派出去,先往万全卫撒网刺探范永斗为幕后东主的出边墙粮队的信息,一面又令陆九将所部骑兵悉数化妆成马贼,出边墙守候,一旦得到确切消息,便大举行抢。

本来李信已经不打算再让陆九涉足前沿战斗,而专一负责情报工作,但形势使然,又只好让他重操旧业,至于刚刚有了雏形的情报部队则被交给了从步战营抽调来的顾十四。而顾十四性格阴沉,很少外露,亦是做这一行的绝佳人选。他接任之后,提出的一整套办法亦是让李信赞赏不已,他提出以商社各家商人在全国各地的分号为基础进一步扩展情报资源,如此一来只要整合得当,几乎便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建立胖大而又严密的情报组织。

当天夜里,所有相关人等便连夜出了太原城,直往北而去,作为情报头子的顾十四亦决定亲往万全卫一趟,部署任务。

除此之外,李信还针对满清做了进一步部署,在范永斗的挑唆下,他们既然停止了对大部分晋商的借款,那么在加强物资禁运的基础上,对所有产自山西以及途经山西的货物进行大规模提价。其中尤其以盐铁皮革粮食为先。

李信之所以敢如此提价,究其原因他是有底气的。每年大批的财货出边墙其中有十之七八都是出自山西。南方虽然也有货物,但路途遥远,一路上人吃马嚼,花费甚至还要高于货物本身的价格,因此除了南方特产以外,其它东西都是就近的货物最有优势。

而山西一旦提价,把紧了出口这一关,对关外无论是满清鞑子还是蒙古鞑子的打击都是极为严重的。如今山西排的上号的十几家商社尽数被笼进了联合商社,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自然也就有了全山西商路的话语权。

同时,陆九一方再对万全一带的汉奸商队进行马贼似的打击,

最新小说: 帝秦设计师 战国生存指南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女穿之大理皇朝 将北伐进行到底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谍战: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