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来书房!”
贺人龙高兴的答应一声,便跟着杨嗣昌去了书房。
“杨相可是在为了李信一事烦心?”
杨嗣昌疲倦的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默不作声,贺人龙也没等他回答便自顾自道:“末将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既然朝廷不打算处置姓李的,咱们何不来个驱虎吞狼?”
“哦?”
听贺人龙说的煞有介事,杨嗣昌也来了兴趣,决定听他仔细叙说一番。
“河南流贼不是逐渐势大么,大人只须在关键几处放开闸口,将他们逼到山西来,以山西地狭人多,必然北上大同,姓李的再想置身事外亦是不能!”
“流贼岂能事事如你安排?”
贺人龙笑道:“大人别忘了,左良玉新败,黄河两岸无异于不设防之地,尤其是河南府一带。只要循循善诱,不愁流贼他们不来。到那时,大人只须将太行八陉这张网紧紧收住,说不定还能将之一举尽数歼灭与山西呢!”
杨嗣昌怦然心动,贺人龙的驱虎吞狼之计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未必不能操作。
次日一早,沈王的使者来了真定,向杨嗣昌叙说自身之危难,言下之意请杨嗣昌高抬贵手。岂料一向带人温和的杨嗣昌竟当场翻脸。
“杨某总督山西军务,沈王作甚,想干涉朝廷军事调度吗?”
那使者没想到杨嗣昌居然当场翻脸,脸色尴尬之极,又不敢发作,只好皮笑肉不笑的连连解释道:“杨相误会,杨相误会。战乱突至,沈王殿下亦是权宜所为,等杨相大军剑指太原,沈王必当双手奉上兵权,恪守本分。”
杨嗣昌冷冷哼了一声,双手向北遥拱,说道:“杨某不管权宜不权宜,现今朝廷需要潞安明军开赴河南,沈王不是向圣上亲自下旨才肯动弹吧?”
使者直觉的背上冒出森森寒意,杨嗣昌这是已经撕破脸了,根本就没有再回旋的余地,只好行礼道:“小人知道了,这就回禀沈王殿下!”
“等等!”
使者听杨嗣昌唤自己,以为他有了其他主意,心里又升腾起一股新的希望,岂料杨嗣昌只是令家丁将一纸书信交与他。
“这是杨某写给沈王的书信,还请使者代为转达!”
那使者实在是失望以及,黯然回答。
“请杨相放心,小人一定专程沈王殿下!”
杨嗣昌看着沈王使者消失在门外,又是一阵冷笑,既笑沈王不自量力,又笑李信将面临的困境。只是这得意的冷笑没能维持到当日掌灯时分。
由河南府送来的军报再一次搁置在杨嗣昌的案头,军报中熊文灿所言直如晴天霹雳,他直觉胸口憋闷,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便昏死过去,甚都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这才昏昏醒来,眼睛还没睁开便听到耳边传来阵阵哭声,不禁一阵烦躁,斥道:“我还没死,哭个甚?”
“老爷,老爷可醒了……”一句话没说完又嘤嘤的哭了起来。
这是杨嗣昌在真定新收的小妾,哭的梨花带雨,让人我见犹怜。杨嗣昌睁开眼睛却没心思怜香惜玉,抬手一指站在远处的老管家。
“去,去把贺将军请来!”
老管家转过身抬袖子偷偷抹了一把眼睛,应诺而去。
究竟熊文灿的军报里写了什么,使得强悍如杨嗣昌者,居然当场吐血晕厥!原来,张献忠大军已突入河南府,直逼朱阳关,距离潼关亦不过百里了。更要命的是,李自成大军竟然围了开封城,这还不算,他们连夜掘了黄河大堤,现在正值桃花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