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大致也能猜出此人的心思,不禁暗叹此人有勇有谋,明知出兵九死一生还义无反顾的来了,或许他们应是没料到流贼成势的竟然如此之快吧!
战时相遇,两军主将都不虚言,李信直接询问副将朱梅的打算。
“朱将军今后作何打算?流贼势大,仅凭几千人是无法将其彻底大败的。”
朱梅沉思半晌,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已经是残兵败将,无力回天,我打算出井陉去投杨阁部,然后再随阁部大人杀回山西!却不知李将军愿同往否?”
李信摇头,“三卫军的兄弟还在忻州城中坚守,李信不能弃之不顾……”
“难道将军打算折回忻州?”
“责任之所在,我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回去,去了井陉却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山西,就算回到山西他们是否还……”
听李信的意思显然是不欲于他通往井陉,而且还是要重返流贼大军重重的腹地,真不知道他是大无畏,还是脑袋发烧烧糊涂了,赶着去送死,贼兵一员姓吴的主将十分厉害,以他身经百战的陕兵都差点全军覆没,三卫军不过是大同府新组建的一支卫所军,还能占了便宜去?老天不会总是眷顾同一个人的!
但相交泛泛,朱梅却不便说了,既然目标不同自然没有继续同路的理由,打算就此分道扬镳。李信见他们狼狈又送了不少物资,朱梅的陕兵在突围之时所有的军资都丢的一干二净,三卫军伸出的援手无异于雪中送炭,虽然不是同路人,但这个情他却是领了。
寿阳城没有贼兵镇守,确切的说是在杨嗣昌挺进山西一战中,这座城池已经彻底毁于战火,李新等人入眼到处处都是残垣断壁,死尸遍地都是,根本就没掩埋,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臭气,一阵风刮来,则让这种味道加重了不知是十倍还是百倍。
李信与朱梅两人相顾愕然,好好一个山西就这般的毁掉了究竟应该怨老天还是流贼呢?或许都有吧!牧民天下的大明朝廷,此时此刻却在哪里?
满朝的阁臣武将,又有几个人真心想将大明朝这艘破船好好的修补一番,能让它撑的更远,时间更长。李信只觉得胸口发闷,似乎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
他派出去的求援信均如石沉大海,他清楚,杨嗣昌不会出兵,左良玉也不会出兵,就连勇武如朱梅都准备去投奔杨嗣昌,他现在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两个人都没有耽搁,简单的交割了物资之后,副将朱梅沿着官道直往井陉。李信则带着三卫军战兵辅兵一头扎进茫茫大山里,准备避开贼兵的追击视线。
……
太原城晋王府中,刘国能一日来被深入自家腹地的明军弄的寝食不安,吴山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但此人总归是比别人多了些桀骜不驯,这也是他与孔有德同一时间投靠,能让孔有德单独领军,却不让他独领一军的原因。
但各种巧合叠加到一起,这个吴山反倒统领了五万余贼兵,这也让刘国能颇为忌惮,所以才不给他喘息的时间,强令其马不停蹄的追击明军。他总觉得此人脑后有反骨,有能力却又不敢放手去用,这才让他尽速远离太原腹地。
同时,他已经发下征兵令,所有辖下丁壮,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必须参加闯军,这一阵连番恶战,兵员损失严重,所以他要将这个缺额补足了。
至于吴山,他早就想好了,等到他歼灭那股来犯明军,就让他去守住井陉,将明朝的杨嗣昌堵在太行山外面。倒是孔有德方面让他甚为失望,凭借着绝对的优势兵力,竟然一连数日都拿不下忻州城,是时候催促他赶紧结束忻州攻城战了。
这股由大同南下的明军就像一滴冷水滴入了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