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顺利,这让他想明白一个道理,大明朝的太监得罪不起,而且有了太监的助力办起事来还事半功倍。
“嗯,这也怪不得你,别说你了,就是咱家这几日也要把腿跑细了两圈。”
说着,他似乎有点犹豫的问道:“说真的,咱们背着代王,这事真的能成?”
李信眉毛一挑。
“如何不能成?生米煮成熟饭,代王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他也没那个本事扭转乾坤啊?高公放心,出了一切问题,由李信一力承担便是!”
高时明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笑的眯成了缝,直伸大拇指,夸李信懂变通,有勇有谋。心里却咂摸着,着李信也算是个可人,有本事,有担当,如能收为己用,倒是他在外朝的一大助力……
眼前的麻烦被李信三言两语开脱,高时明的心思又开始活络了,瞬间便飞到了数百里开外的京师去,到时候骑在曹化淳方正化头上 也不是难题。
“高公?高公?”
李信一连唤了七八声才将高时明拉回现实之中。
“此事还须高公配合一下才能十拿九稳。”
高时明心情大好,大包大揽的答应下来。
“别说是一下,就是十下八下咱家也使得!”
……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二,浑源州的灾民安置完毕,比计划中还多迁了五千,足有上万之数。今日正式迁往大同府城外御河东岸,先期第一批五千人在高时明的带领下运送着大批木料石料,赶往大同府,开始兴建房舍,寨墙。应李信所请,高时明亲自为这第一批迁民坐镇,鲜衣怒马随从排开,好不威风。
御河东岸原本是一块不毛之地,五千人浩浩荡荡的开过来,顷刻之间便热火朝天起来。此时,大同府城周边已经被瘟疫折磨的十室九空,就连城中也已经达到了承受的极限。
若是在平时,有这么大的动静,看热闹的人早就聚集起来。但现在的情况是,不但没有看热闹的人,就连府城巡城的军卒都没发现,亦或是说巡城的军卒早就没了恪尽职守的耐性,觉出了御河东岸的异常,也没人愿意主动揽事,出城渡河去东岸查探一番。
等熊开元接到关于御河东岸动向的有关消息之时,时间已经是三月初五了。这位大同知府气的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将巡守东城的千总、把总、乃至军卒都狠狠的收拾了一通。
这才领着人急三火四的去查探情况,刚过了御河,就见到满地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他终于明白,李信已经绕开他自行行事,不由得大骂李信卑鄙,亏他连日来该拨付给阳和卫灾民的粮食一粒都不少的运送过去,到头来这货竟然玩起了偷袭。
其实熊开元倒不是有意拖延,实在是代王油盐不进,他两方面都不敢开脱只好玩起了拖字诀,哪成想李信比他还狠。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他怒气冲冲的去找李信,却被告知李总兵不在此处。
结果走了一圈下来,负责管事的人竟然对熊开元一副代答不理的样子,这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好歹他也是大同知府,大同府城更是他的地界,如今这些到他的地盘上来,还搞的他好像是外人一般,刚要发飙,却不由自主的忍了下去,还换上了一副笑脸。
以为他发现了中使高时明,与此同时,高时明也正朝他而来。
旬日不见,高时明黑了受了,显然是风吹日晒没少遭罪。可熊开元却得罪不起,他陪着笑,一揖到地。
“高公如何轻身亲来?此地不比京师,气候恶劣的很,又这么多灾民,三月已至,眼瞅着又到了瘟疫高发期……”
高时明没等他说完,便将之打断。
“熊大人现在倒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