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风国就是再兵强马壮,却也招架不住。与其让他们占据了先机,莫不如主动出击,让火国和云国知道他风国绝非是一个空架子,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他风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如何能让这三国一同欺负了去?又何必要在他们面前装怯?以他风国的国力,只有在他们三国面前立威的份儿。
皇上仔细想了半晌,觉得风国必须要有一个强硬的态度,才能让其他两国惧怕,才能给雷国一个教训,杀鸡儆猴。
因而这一战……是必打无疑了。
说实话,他心底里是不愿意开战的,劳民伤财,国不能安。但只要雷千琉拒不回来认错,他风国,便面临一个不战则怯的尴尬处境。
如今五国同立,细算起来,哪一个国家的国力都不弱,只是风国因地大物搏,而强盛了些许。若是露怯,且不说丢了列祖列宗的脸面,还会引来不必要的灾祸,实是不可取之举。
如此想着,皇上提笔,写了一道圣旨。递给太子:“立刻派人,快马传到边疆给你二弟。”
太子并没有问这圣旨上写的东西是什么,在皇上写圣旨的时候,他自然也不敢看。只是垂首躬身,双手接了这圣旨,应了一声儿:“是。”
不用看不用问也知道,一定是命翎王出战雷国。
父皇让他派人去传圣旨,显然是不想在圣旨到达边疆之前,将风国对雷国宣战的消息昭告天下,以免雷国有所准备,占据了先机。
估计除了这一道圣旨之外,父皇会秘密调兵到边疆,以助二弟攻打雷国。
听说,父皇从做皇子之时起,便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要么不出手,若是出手,就一定能赢。
太子接了圣旨,问了皇上是否还有其他吩咐。皇上摆手示意他退下。
拿着圣旨出了御书房,稍有庆幸。觉得幸亏雷千琉是这个态度,使得父皇不得不战。若是没有两国之战,这一阵子,父皇的注意力,岂不是都要放在曲福城的案子上?放到他的身上?
但有了两国之战,情况可就不同了。父皇专心备战,自然来不及管曲福城的事儿,能让他有诸多运作;也不好重重责罚他,让他得以逃脱一劫。
出了北宫门,瞧着小吴办事还算妥当,而且这次只是送一道圣旨给风国自己人,再蠢笨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差池,便仍旧吩咐他去办。让他快些将圣旨传到,越快越好。
回到府中,见张福海等在门口儿,看起来很着急的样子。
阔步入府,问道:“什么事儿?”
张福海低声道:“殿下,曲大人被押解到大理寺了,今儿一早刚到。”
太子只是点点头,道:“走得够慢的。”
张福海四下看看,见没有旁人,便继续低声道:“要不要奴才找几个不脸熟的人,找机会去大理寺,警告曲大人一番?”
太子一招手,示意张福海跟着他过来。
到了书房里,张福海回身关上房门,太子方吩咐道:“大理寺的狱卒里有本宫的人,等下本宫给你写个字条,你到厨房里去,让厨院的人将字条塞在馒头里,回头儿把馒头给他送去,让他找机会送饭给曲福城。”
“是。”张福海应了一声儿。
心想他家殿下真是神通广大啊,太子的位置不是白坐的,到处都有殿下的人。
太子写好了字条儿,递给了张福海:“记着,务必要悄悄打听,他叫戚常发。是乙字牢房的狱卒。乙字牢房的狱卒就那么十几个来回换班,很好打听。他认得你,你和他说什么他自然会听。只要注意不被人发现就行了。”
曲福城是外官,且犯下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