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六百五十九节 【南巡】(3)

第六百五十九节 【南巡】(3)(3 / 4)

被刘彻这么一调侃,原本有些肃穆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冲淡了许多。

群臣纷纷放松心情,拜道:“陛下圣明,臣等为天下贺!”

这也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刘彻并不希望,今天的行程里,充斥着大篇幅的反腐、倡廉内容。

朝野应该将注意力和重心,集中到马政改革上面。

所以,他现在连谈都不谈太仆衙门里面的事情。

这些事情,自有廷尉和御史大夫料理。

身为皇帝,刘彻并不需要插手进去,以免掀起一场浩大的政治风波。

“文爱卿说的有些道理,朕自会考虑爱卿的意见,现在,卿先到一旁罢,朕再问其他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刘彻笑着说道,实际上,因为这个文禁的缘故,刘彻的马政思想脉络,已然展现出一部分在众人眼前了。

剩下的人,只要不顺,都会懂在这个基础上延伸。

所以,刘彻随意在走了两步,来到了一个看上去大抵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员面前,问道:“公可有所意见、建议?”

这是一个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官员,看品级,大约在千石左右,应该是御史大夫衙门里的中坚骨干了。

刘彻故意选的他,就是想看看,晁错手下,是否有人才可以发掘。

同时,也是在给御史大夫衙门里掺沙子——目前,御史大夫衙门在晁错的领导下,愈来愈有些变成晁错的一言堂的倾向了。

这可不好!

尤其是御史大夫衙门相当于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嘴巴,很多官面上的事情,皇帝不适合说话时,都是由其代为发言。

若御史大夫衙门上下,都是晁错的人。

那这个皇帝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就难免有时候要出故障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问完丞相的人,自然也要给御史大夫的人一些机会。

要让人知道,天子是很公平的,决不会仅因一面之词,就做出决断,更能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天子的马政是得到了朝野一致支持和拥护的形象。

这对政策的推行和实施,有很大的好处。

若仅仅只是皇帝本人,一拍屁股,就做出决断。

那下面的人在执行的时候,就难免会阳奉阴违,甚至刷手段,磨洋工了。

但若是征询了众人意见后,推出的政策。

那么,谁敢捣蛋,谁就是跟天下,跟全世界作对。

类似这样的面子上的把戏,刘氏向来玩的极为熟练。

“臣持书御史元,昧死以奏陛下……”许是有了文禁的例子,此人表现的就更加自信和大方,顿首一拜后:“臣以为,前时文史官所言,或许不无道理,只是,臣所掌者律令也,不专其职,不置一言,臣仅以律法,试为陛下说之!”

刘彻点点头,持书御史,在汉室制度之中,其职权是被限定的。

根据规定:持书御史,主掌法律当其是非。

简单的来说,就是司法解释官。

当然,汉室没有司法解释和最高法官。

因此,持书御史的职责,一般是帮助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了解法律,并为法律的制定提供参谋意见。

在历史上,至宣帝时期,持书御史迎来一个崛起的时代。

宣帝重用持书御史,将他们视为国家律法的专家,常常听取和接纳持书御史们的意见,因此,持书御史被改称侍御史,成为了巨头,甚至能与九卿分庭抗礼。

如今,他们的地位却

最新小说: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