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南通看到林教授和李若禹聊得挺高兴,也笑道:“林教授,李总,你们光顾着聊混凝土,也给咱们普及一下知识吧!”
林教授呵呵笑道:“还是让李总来说吧,说实话,在一些新的理念方面,我自认为是不及他的!”
李若禹苦笑道:“林教授,您也太抬举我了,这样的话我会骄傲的!”
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也变得更加热烈。
李若禹道:“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欧洲混凝土学会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将它定义为水胶比低于0.40的混凝土;在日本,将高流态的自密实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或工程技术人员,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理解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学者更强调高强度和尺寸稳定性,欧洲学者更注重耐久性,而日本学者偏重于高工作性。但是他们的基本点都是高耐久性,这方面的认识是一致的。”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也很显著,耐久的混凝土必须能抵抗风化作用、化学侵蚀、磨耗和其他破坏过程,这表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应有高强度,而且应具有高刚度,体积变化小,实际上不透水,氯离子难以渗透,高弹性模量,收缩徐变小,热应变小等特点。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在组成和结构上与普通混凝土应有所不同,一是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二是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三是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四是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五是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工艺性都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减少结构的维修费用,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可以减少构件尺寸,减小自重,增加使用空间;良好的工作性可以减少工人工作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成本。”
李若禹说完,引得大家一片掌声。
林教授点头道:“是啊,李工总结得很好!我再说一说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关键指标,抗氯离子渗透,国外用电通量指标来检测。电通量指标是对混凝土耐久性最重要、最具体的指标。目前我国尚无电通量试验的国家标准,美国有一个ASTMC1202快速电量测定方法,其所测指标可以最大程度地区分和评价混凝土的密实度,而密实度正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为关键的因素。以往多是以抗渗性来评价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但实践证明,抗渗试验只适合于判定较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密实性,当强度等级超过C30后,抗渗等级几乎都能达到P20以上,再往下试验比较困难。这正是用电通量指标取代抗渗标号作为混凝土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