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坊,但凡是接受苏宁投资和控股的企业,都是这些学校,甚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校办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和编制内的实验室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种教学体制曾经在民国时期大行其道,但是后来这种方式也只有一些迹象才会传承下去,那些大学大都因为人们的好逸恶劳,而选择把学生们放在教室里当做各种空话套话的听筒。
虽然苏宁现在所面临的外部形势,虽然没有民国时期那么严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生产力上的落后,或者说迫切要改善的动力,可要比民国时期严重的多。
所以苏宁才有了这样的教育安排,于是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机会。再于是,有些孩子们也不得不因为收入的问题,而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去进行实习,虽然教育体系并不会轻易认可这种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增加了一部分实实在在的收获,有了这份收获之后,教育的某种目的也就达成了,虽然这是教育体系上下的各级同僚们都不会认可的一种达成方式,因为这是在所谓的世家大族地主老财们那里达成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病不能让上面官吏们满意的行为,却让马超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他的耳目就此顺利的进入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之中,在世家大族的厨房里,那些一边收拾着各种蔬菜的儿童,正在有意无意的数算着家里所运用的知识,并顺便估算了一下庄子上的人口数量。在主人家的客厅里,那些端茶送水的小童子,也在有意无意的,轻轻的客人们的讲话,即便是在主人最为隐秘的书房里,他们也有机会进去打扫一下,悄悄地窥视一下,里面的那些书上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尤其是那些在递送书信之后留下的底稿。
虽然没能够直接掌握老爷们的证据,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几乎掌握了这些人的大多数动向,当然,这些孩子们平时都是比较注重自己安全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还能够传世,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报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毕竟他们属于那种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情报收集人员,所以,就连快速抄录书信内容这种伙计,他们都不会轻易尝试,因为那会在墨水用量和毛笔湿润程度等诸多地方,留下意想不到的破绽,那对于他们而言,是有可能致命的破绽。
但即便是这些,他们也已经掌握了足够完全的城堡,至少什么人来拜访过主人家的那些老爷们,他们都能或多或少的打听到一些秘密,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特别喜欢躲在背后统计和分析的马超。
马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这门有趣的学问,情报分析对于他来说,原本只是用于打仗的基本手段之一,虽然他认为上了战场,只有凭借自己的武力自杀还能够得到足够完美的胜利,但是他知道有些人是不擅长在战场上蹦达的,比如说在当年鲜卑之战的过程当中,他有好几个小伙伴,都不敢与对方正面交手,当然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年幼的缘故,但不可否认的是,蛮族的人都有一身让人可怕的蛮劲,不过如今他不需要再在这些事情上担忧了,因为苏宁用一种很神奇的法子,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束缚在了凉州的经济体系周围,因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度都掌握在苏宁的供应手上,苏宁随时可以将他们饿死在草原上,而不必浪费一兵一卒,这就是工业生产的魅力。
同样的,在大床上还有一门极其艺术的学问,叫做情报分析,它是所有计谋的基础,也能够帮人看清一场战争背后的政治原因,所以马超认为如果能够学好它的话,恐怕是很利于自己打仗的,即便自己的小伙伴们并不擅长在沙场上征战,他也能够退敌于无形,如此以来,岂不是一件非常传奇的事情,要知道,那可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敌人闻风丧胆,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