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潜在军事能力的关中子弟,他们只要拿起刀枪,就是一群能够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好汉子,他们即便在山野之中,也能够利用简单的阵型,与打家劫舍的盗匪周旋一阵。现在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他们在军事方面的纪律性,而且远远超过了凉州的那些汉子们。
于是,第六纵队和第七纵队的编制,很快就在苏宁的命令当中成型,而相应的武器装备,也会在凉州加快生产的脚步,并用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前线上来,他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朝廷能不能为这两只纵队,提供足够丰富的粮草,如果不能的话,那么苏宁就只能大老远的从梁州调粮了。
要知道,这两只纵队的新兵,是以他个人的名义招募的私人部曲,在大汉朝廷的制度之下,大部分的将领,尤其是镇守在并州幽州和凉州的将领,大都拥有着数量不小的私人部曲。他们也正是通过这些私人部曲,实现为国家征战的目的,其实这种制度一直传承到明朝末年也没有终止。守在边关人关宁铁骑,还不是得拿出大把的银钱,来犒赏你他们的家丁们,至于其他的士兵,那也只不过是提振一下士气的杂鱼而已,真正作战的时候,将军们最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家丁。
那还是在君权不断加强,臣权在不断削弱的大明朝,而在东汉末年,这样的情况,比起明朝末年来可要严重得多,所以,他苏宁银行后要依仗的,还是这群私人部曲,所以,他绝对不能让这群手下,在与黄巾军的战场上,出现任何闪失。
好在,在这道命令送来之后不久,皇帝的另一道圣旨,别急追而来,那就是允许他苏宁便宜行事,不但可以在大汉王朝的治下大量采购粮食,更可以根据战争的需要,将缴获的战利品提前发放下去,只要事后补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