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大型宇宙飞船,也能制造规格巨大的太空合金组件。地球各个大国纷纷计划建造分布于两颗星球之间的人造太空城市,以抢占有利的宇宙空间。于是,地球人又开始了新一代太空城市的建造。
经过不计成本的艰苦努力,地球太平洋-大西洋联盟兴师动众,终于率先建成了第一座可以在太空中初步实现自给自足人造城市。
当时,地球全球一片欢腾,经过大范围的征集城市名称,太平洋——大西洋联盟最终确定这座太空人造城市拥有了一个闪亮的名字——“梦幻之城”。
随后,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地球各方势力你追我赶,先后建造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人造太空城市。
然而,经过长期的居住和使用,地球人不无沮丧地发现,建造一座太空城市的成本,比在月星、火星、木卫二等外星上建造同等居住和使用空间的城市,要高出五六倍。而且,像梦幻城这样代价高昂的太空城市,无法像外星基地一样直接开采外星矿产资源、从中获得各种原料的补给。
由于太空城市空间紧张,无法安装大型生产设施,仅仅依靠太空育种、真空制药、太空观光旅游以及中小规模真空精密仪器制造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能支持太空城市消耗巨大的运转开支,反而需要定期维修更换各种设备、经常补充大量的资源。限于地球人二十一、二世纪的太空科技水平,其实当时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给自足。
尤其令地球人难以接受的是,由于失重环境和太空辐射等恶劣环境条件的强烈作用,第一代人造太空城市的移民在长期生活之后,普遍出现了视力明显衰退、肌肉严重退化、人体免疫力持续下降、骨质疏松流失导致胆肾结石等现象,严重损坏了太空城市移民的身体健康。许多移民的眼球、脊椎以及脑垂体等大脑组织还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直接导致失明和生命危险。
最早的地球太空移民当初曾经寄希望于人类医学的帮助,但是无数失败的实验证明:希望通过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太空失重病,这条路完全走不通,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使用药物无法消除长期失重环境对太空移民健康的损害,即使是缓解症状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残酷的现实让地球人类认识到:要实现千百年来大规模向外太空移民的梦想,必须要解决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解决太空失重问题。
永不言败的地球人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力研制外太空人工重力系统和人工生命自循环系统。经过艰苦探索,人工重力系统和人工生命自循环系统大功告成,能够在外太空密封环境中完全模拟地球自然环境,从而为外太空移民在新的家园长期扎下根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了保证漂浮着的太空城市里面的大气压力、重力状态、空气成分、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方面的条件,达到与地球本土春季的自然环境一模一样,以满足太空城市移民可以不穿宇航服行动自如地生活,第一代及随后升级版的人造太空城市,不得不加装了非常精密复杂的人工重力系统,再加上原有的人工气候调节系统、微型生态循环系统、以及笨重的太空核反应堆等必不可缺的设备,挤占了人造太空城市大量的空间。
太空城市内部还要安装许多太空无土栽培绿色植物、人工肉类培殖、太空食品加工、电解水再生氧气、空气净化过滤、废物重复利用等必备生活设施,和真空育种、制药、珍贵金属冶炼、精密元器件制造等一系列生产设施,还有一定数量的太空监视预警和防御性武器装备,更是使人造太空城市的内部空间变得十分紧张局促。
这样在移居了一定数量的太空移民后,在封闭的人造环境里就充斥着拥挤的人群。为了缓解太空城市空间不足的严重问题,地球各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