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南宋英豪传 > 第九十六章 蝶变

第九十六章 蝶变(2 / 4)

行了生产。

为什么说是短期呢,因为孟九成弄不出高级的面料,解决不了钻毛的问题。

好吧,给冻得瑟瑟发抖的老百姓穿,谁又会挑这个毛病呢?哪怕含羽量再大一些,也比单衣保暖不是。以后呢。棉花多了,还是要淘汰这不合格的“羽绒服”。

除了穿,还有吃的问题。无论是在寒冷地区作战,还是大运动量的训练,士兵们都需要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

即便是从改善百姓的生活着想,肉食也是多多益善。在粮食并不充裕的时期。养鸭、养羊、捕鱼似乎是成本最低的副食来源。

但孟九成并不满足于此,他早已盯上了更大的家伙,而且是不用自己饲养的。

捕鲸,这项活动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当时北极区的人们利用石具来捕鲸。

巴斯克是最早从事商业捕鲸的欧洲人,他们冒着风浪行驶很长距离到纽芬兰及冰岛沿岸。这样横渡大西洋的航行早在1372年就已开始。在17世纪内,荷兰人及英格兰人均组成过庞大的捕鲸船队。

中国海域的鲸鱼主要在东海和南海,黄海有少量,渤海较少见。

等到海军建立起来,或者是商家联合组织捕鲸船队,便以济州岛和琉球为基地,一方面进行海上训练,一方面进行捕鲸作业。

一头鲸鱼身上有以吨计的肉食,以吨计的脂肪,连鲸须、鲸骨也有用途,很是具有商业价值。但中国的捕鲸量历来都很少,只是偶尔对近岸的鲸类进行猎捕。

孟九成看中了济州岛,如果有了这个基地。捕鲸船便可以把捕杀的鲸鱼尽快拖到岸上进行加工。

比如把鲸脂提炼成油,把鲸肉制成熏肉、风干肉、腊肉。以便长期保存。

实际上,这个设想并不遥远,随着对海军的持续投入,再有一两年,孟九成相信便能吃到象小牛肉般细嫩的鲸肉。

而三年内之后,随着对鲸鱼出没海域的掌握,以及捕鲸技术的成熟,鲸鱼肉将会越来越多。先供应军队,然后再走进寻常百姓家,也就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幻想。

其实,就目前的战争本身而言,金军已经没有胜机。收缩至河南是早晚的事情。红巾军面对着后勤物资的压力,金国也同样如此,甚至比红巾军更困难。

孟九成现在所要考虑的是金军收缩后,红巾军是否有能力一面医治战争创伤,对占领区进行恢复重建,以稳固地方;一方面迎战更凶恶的敌人——蒙军。

从现在的财政运行趋势来看,孟九成还是很有信心的。

海贸在增长,商税在增加,耕地在扩大,工厂在建设生产。

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孟九成认为他已经建立起比较合理的运行机制,并调动起民众的积极性。

而经济实力的增强,则为提升军备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火枪,用熟铁打制枪管,制造最原始的火绳枪,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

只不过限于生产速度,孟九成着重在于生产火炮,不管是飞雷炮、流星炮,还是虎蹲炮,再辅以武钢车、步兵弩,以便在目前的战争中占有优势。

除了装备,除了训练,除了正在建立的军校,孟九成还在军队中实施了勋章制度,并给予勋章获得者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如果是真的英雄,通常会得到民间自发的敬仰和崇拜,比如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等。

他们是历史的、时代的,而且精神是永恒的。他们的存在,会形成一种价价值观、道德观,从而造成社会价值体系的倾向。

而在战争年代,宣传英雄则是必须的、应该的,这是政治使命,也是时代的需求。通过表彰、奖励

最新小说: 五代风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状元郎 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