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大嫂和阿香都已经是气喘吁吁地。她俩双手插腰,仰着身子大口地喘着粗气。这时的颂猜已是大汗淋漓,身上亮黄色的袈裟已经完全湿透,额上正不断地往外渗透着大颗大颗的汗珠。只有大哥一人,大气不喘的,还是他的身体最好,耐力也真不错。
大嫂看着自己的丈夫,问道:“那我们……歇一会儿,还是继续……往前走?好像前面的山门已经不远了?”
透过最后的一片山林,他们已经看到:一条小径穿过最后的几排树林,后面就是一片缓坡似的开阔地,坡面长满了约一人多高的茅草。一条约两个人可以并行的小路,顺着坡面向着尽头笔直地延伸,约五十米开外,有一个低矮的木质山门。而山门的后面,有一颗巨大的枯树,在没有了半片树叶的八面散开的干树枝上,挂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棕黑色的葫芦,有菠萝或是柚子那么的大小。大树的后方不远处,有一个茅草屋,屋顶正冒着袅袅青烟。再往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后方是一座大山,左右两条山脉,中间一条峡谷里的墨绿色,从上至下流淌下来,墨绿的底端生长了一大片树叶茂密的树林。感觉上是,那间茅草屋后面的一切,全部地埋藏在那片密林之中。
这个……不像是一个寺庙呀?反倒像是一个极其幽静的深山民宅?怎么还有茅草屋?这种房子在时下的普吉岛上,已是非常地少见了。
两位女人一同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大哥。大哥知道她俩会觉得奇怪的,故浅浅地一笑,说道:“这就是我和阿爸曾经呆过的无名寺。我不会走错路的。”
“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特别是女客不让进去。”大哥再答回复了大嫂的问题。
“哦。”阿香答应了一声,取下了自己肩上的小包袱,递给了丈夫。而此时的颂猜,有点子不敢正视自己的妻子。他在嘴角客套了一句:“又让你辛苦了!自己上着班,还要一个人看孩子。”
“不要紧的。有大哥、大嫂和丸爸、丸妈们帮忙呢。你自己……多多保重!”说完这句,阿香鼻子突然觉得一酸,眼泪差一点点就要流将下来。她张开了双臂,准备给丈夫来一个深情地拥抱。
没想到此刻的大哥往前紧跨了一步,伸出一只手拦在他俩的中间,说道:“免了吧。在这里被其它的僧人们看见了,又是犯忌讳了!”
哦……?被栏下的阿香,只好用手摸了一把不争气的眼泪,依依不舍地用眼神向丈夫送别。
这个时候,大哥摸出了口袋里藏着的那瓶“颂猜密器”,放进了他的包袱,跟他再次地交代道:“你走过去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平日里,少说话多干活。反正就是,师傅和师兄们叫你干啥就干啥,不懂的时候才可以问。这里的清规戒律严着呢,你悠着点。”这个时候的大哥,也真像个大哥一样,告诫着小弟颂猜。
“估计吧,你这腿上的情况,师傅暂时也不会让你去化缘的。那么,每天就是诵经祈福,打扫卫生。如果师兄们化缘回来的是生食,可能就会让你烧饭。家里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心了。”
“拜托你们了!”内心感动的颂猜,对着大哥、大嫂一个深深的九十度鞠躬。之后,他又对着妻子阿香一个深鞠躬。接下来,他脱掉了脚下的那双鞋交给妻子,跨起小包袱,一掉头顺着跟前的小路,向着那扇山门的方向,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
看着丈夫的背影在不断地离去,阿香的眼泪止不住地哗哗地往下流。这个时候,她的心里又有了一个疑团:那山门后面的那颗大枯树,不是长得有点点奇怪吗?上面挂着那么多的葫芦,怎么会是棕黑色的呢?
她还没有缓过来与颂猜离别的情愫,对疑团的问题,也还没有来得及问询大哥,阿香被前面不远处的说话声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