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批云南国军及家眷在过去三十年里没法正常迁徙,一直蜷缩在美斯乐附近一个小圈圈里生活,难以走动和扩张之苦。
“休息好啦?”看见老段过来,素察关切地问道。他为老段沏了一杯好茶。
老段谢过茶,面若轻松地答道:“休息好了!我的身子骨还是不错的。”
“毕竟上了年纪的人了,车马劳累这么远这么长时间。”“不是这种事的话,今后咱们都要少出门了。”村长点醒着老段,他俩都是近五十的人了,一辈子颠沛流离,两家的孩子都还没有长大成人。
“是啊。刚刚还能挺得住。”从旺呐村去美斯乐步行就要五六个小时,之后再要转清莱、去清迈,才能从清迈那里坐上老式火车颠簸一整天,抵达泰国首都曼谷。一个来回光路上就要花去一个星期的时间。
“老爷子的事安排好了?”
“嗯。挺隆重的!只可惜……他老人家就回不了云南了。”老段说道。
“是啊,别说他老人家了。我们能不能回去都还是一个问题呢。”素察的话题有些悲怆。
他接着说:“这蔡老师看上去不错?”老段还没介绍新老师的来历呢,尽管他全然相信老段久经考验的办事能力。
“嗯。昨天都没有来得及跟老大您多说一说。”“这位蔡老师跟上次来的马、罗两位老师是一个学校的同事,蔡老师教泰文。她是比我们还要长一辈的一位老华侨的女儿,在泰国出生和长大,会说国语,但受的是泰文教育。十几年前嫁给我们当时部队上的一位小弟,丈夫在几年前的一次战役中去世了,而她又不愿意回娘家。所以,她们这几年在美斯乐的生活也是凄凄惨惨的。”
“哦……”,村长知道,就美斯乐的整体生活条件而言,是不如他们旺呐村的。
“我暂时安排她们娘俩住在公屋,等她们习惯以后,确定能够留下来的话,我让巴裕为她们盖一个房子。”老段说的公屋,就是村里用来接待偶尔会有的过夜客人的一间茅草房,平时就用来放放村子里公用的农具。
“如果不回娘家的话,我看她们应该会留得下来的。”村长说出自己的判断。
“老大,这次有一个事情,还没来得及跟您商量我就自作主张了。”
村长露出诧异的眼神,自我挪揄了一句:“啥?你不会私下同意了我们团座什么事?”这位团座就是看中了阿香要她嫁过去做他儿媳妇的那位。这也是素察最近半年时间一直不敢再去美斯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看着自己懂事的女儿都满十五了,这个时候重提此事也无妨呀?
老段离开这段时间,素察倒是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女大不中留,看着闺女越来越懂事,老婆又看不中巴裕的话,把阿香嫁给他和老段过去长官家的大公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呀。关键是这十几天,他都想好了一份特别的彩礼:长官得送两个文化班的老师来换我家闺女!女儿要出嫁,但村里的文化班得办下去,能换两个老师回来,对旺呐村今后的发展是大有帮助的呀。何况过去的老团长现在也是在美斯乐能够说得上话的一个人。
“没有啦。这次团座倒是没有机会跟我提这个事。”
“是这样,这回清莱府得到上级政府的指示,对我们上次提交上去的名单批准百分之五十的额度。军部这次给了我们两个名额,要我现场就核实上次报上去的名单。都没有时间回来跟您再商量。”
“怎么样呢?”村长记得三年前报上去了一个五人名单。
“原来报上去的名单中有两名已经牺牲了。”“我这回偷梁换柱,把……王爱工,颂猜塞进去了。”
“……”,这种事情通常都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