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曹彰、关平三人先前并不在刘协身边,攻城之时三人身先士卒,各率人马与胡人激战,对解救的那些汉人俘虏的事情,他们并不知晓。但等他们从安置解救俘虏的营地内出来以后,一个个眼珠泛红,找到了刘协。
“想通了?”刘协见状问道。
“圣上,不知何时出发?”曹昂沉声问道。
“……把心里那股火憋着,此番胡人声势浩大,上党一战不过是开胃菜,等到此处的消息传回,胡人势必前来报复,到那时才是你们发怒的时候。”
“……”曹昂三人没有说话,只是重重的点点头。
此时此刻,曹昂三人都没有了先前阵营不同的隔阂,三个人的脑子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报仇!杀光那些胡人!为惨死的汉人报仇!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还有什么好说的,你杀我一人,我屠你一族!如果只能用刀兵来说话,那就看谁的刀更利好了。
早在出兵之前,刘协就得到了有关并州汉人现状的报告,具体损失不清楚,但损失肯定巨大,所以在大军渡过黄河以后,刘协就已经打定主意才击败胡人几次,等了解了具体情况,再决定对胡人的策略。
但在了解了上党的具体情况以后,刘协改主意了。并州的汉人相较其他州郡已经不算多了,接连的天灾兵祸,让原本居住在并州的人大多选择远奔他乡另谋生路。但即便如此,还生活在并州的汉人也有三十余万。
上党算是汉人最多的一座城市,但在城破以后,城中的汉人几乎被屠戮一空,由此也就可以想见,生活在其他地方的汉人在遭遇胡人后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胡人多骑兵,来去如风,而且这次轲比能等人早有定计,对于城市先是围而不打,直到大军接近黄河才掉头,这也就导致城中的汉人即便想要南逃也没有机会。上党的百姓本可以向东通过壶关避难,但田丰一道命令,张颌不开关门,以至于百姓只能躲进深山,可两条腿又如何跑得过四条腿。
刘协恨胡人残杀,更恨河北袁氏的袖手旁观,在命人将上党百姓的悲惨遭遇广传天下的同时,也将河北袁氏的恶行散布天下。河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布天下,但随着刘协将上党的事情传扬,以往与袁氏有旧的人纷纷出言与袁氏划清界限。
在天下人纷纷议论,对胡人恨之入骨的时候,刘协命人以胡人头颅筑京观一事也就有人拍手称快了。
凡事都有他的两面性,因为立场的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观点也就有了相应的变化。若是不提胡人屠戮汉人一事,大汉恐怕会有许多道德君子不齿刘协命人筑京观一事,甚至还会横加指责刘协残暴。
可随着胡人屠戮汉人一事的公开,事出有因,刘协命人筑京观一事在大多数人眼里就变得合情合理。凭什么就许你胡人杀我百姓,抢我民财?孔夫子还说过以直报怨呢,凭什么就不许我大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若是刘协是用汉人的头颅筑京观,他会民心尽失,手下更会离心离德,可现在是报复胡人,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看谁狠就是了。
鲜卑人没有领教过汉人的凶狠,所以当得知汉人在上党用他们族人的人头筑成京观以后,一个个叫嚣着要报复回去。可匈奴人却不一样,虽然已是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想想当年强大的匈奴在汉人的打击下分裂成两部,一部西迁,一部俯首,匈奴人害怕了。
早先大汉没有作出反应的时候,匈奴人跟在鲜卑人的后面没少祸祸汉人,但等汉人出兵来报复了,匈奴人怂了。
匈奴人与鲜卑人并非在一起行动,轲比能、步度根等人的据点在晋阳,而匈奴人的据点则在河西。上党被汉人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