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的解释显然在风水学上站不住脚,科学还是需要有严谨的态度。洪涛不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所学相印证,渐渐的他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他觉得,自己仿佛抓住了那个关键点:这数千颗松柏树所构成的汉皇仰卧,代表的是阳之生气。虽然是人为造出的一种势,但如此之多的常青树生机,结合在一起,与天地大势,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风水学上说大树峰峦如盖旋,便是此意。而皇陵却建造在邙山之阴,本身又代表着阴之气,二者相互结合,便如同是阴阳交融,自然而和谐。
或许这一切只是巧合,也有可能是刻意为之,洪涛不得而知。总之,这种所谓的阴阳交融,定然产生了非常特殊的现象。
就比如所谓的汉陵晓烟,或许那根本就不是烟,而是灵气的实质化。只可惜,这种显化不能长久存在,外加后期的黄河改道,原陵又被划归到了黄河之阳。
因此,所谓的汉陵晓烟,这种灵气显化的自然现象,更甚了。另外,还有东汉的将近两百年天下,怕是也与这样的阴阳相合,有着密切的关联吧。
洪涛觉得,也只能如此解释这所谓的三奇了。可以说原陵所谓的三奇,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若是破坏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产生所谓的晓烟奇观了。
想到这里,洪涛微笑点头,选了一处隐蔽的所在降落身形,进入这座独特的皇陵,近距离的观赏起它的构造格局。也不知过了多久,将此地观赏一遍之后,洪涛微笑点头,继续南下而去。
他这次南下的目的地,便是关中地界,此处乃是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有甚者,西汉的九位帝皇亦是长眠于此,因此,关中平原又被称之为帝王谷。
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关东地区位于嘉峪关以东,关西即嘉峪关以西,故称关中。
关中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区。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所在。关中盆地夹持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脉之间,呈倾斜的簸箕形。
洪涛一路奔来,约莫花费了五天的光景,方才进入这座,偌大的关中平原。俯瞰着八百里秦川,洪涛心神恍惚,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空中鸟瞰这座传说中的帝王谷。
一路走来,他看到了九座,规模弘大的皇陵。洪涛知道这就是西汉的九位帝皇陵寝:
汉武帝刘彻茂陵、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
西汉共有十一位帝皇,除了另外的两个,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宣帝刘询杜陵,位于白鹿原北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之外,其余的皇帝全在此处了。
从风水学上来说,此地背靠黄土高原,南面渭河,秦岭。可谓是三面环山,渭河穿行而过,怪不得被西汉的历代皇帝看上,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汉朝的九陵倒还不是令洪涛最重视的,他所在意的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这座陵寝的规模之浩大,确实也配得上他始皇帝的称号。
这一番畅游下来,洪涛逐渐的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汉皇九陵与秦始皇陵的格局构成图。这一番印证对照后,洪涛不由得心下震惊不已。
汉皇九陵成拱卫之势一字排开,好似将始皇陵护在了中心。这令洪涛想到了九星绕阳运行的天地大势,这种巧合是否暗含着什么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