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玄幻魔法 > 梦幻之单机三国 > 第275章 治理青州(四)

第275章 治理青州(四)(1 / 2)

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象一层窗户纸,就看有没有人去捅破它。

印刷术虽然在宋朝出现,但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印刷术的雏形——拓片。汉朝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在石碑上书写东西,据曹操所知,他的便宜老师蔡邕就是这方面的好手。

而提到石碑的兴盛,那就绕不开一个人物,就是死在何皇后阴谋算计下的汉灵帝。

熹平四年(175年)三月,汉灵帝根据此前杨赐、蔡邕、马日磾、李巡等人的建议,下诏命儒学大师们校正《五经》的文字,又命蔡邕用古文、大篆、隶书三种字体书写,将其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门外,使后来的儒生晚辈,都以此作为标准。

石碑刚竖立时,坐车前来观看以及临摹和抄写的,每天有一千余辆之多,填满大街小巷。熹平石经的刻立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并开创了中国历代石经的先河,启发了捶拓方法的发明。

所以,曹操在知道这些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令毕岚、马钧师徒研究印刷术,并将其定为首要任务,其重视程度,还排在研制造船的前面。

结果毕岚、马钧师徒果然不负众望,在刘晔的加入和刺激下,马上就成功研制出印刷术,而在曹操的稍加点拨下,活字印刷术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曹操一刻都没有停留,直接冲进了凤凰书院,不但将郑玄和蔡邕带上,还拉上闻讯赶来的孔融。这三位如今是青州文教方面的泰山北斗,活字印刷术既然出现,无论如何也要告诉他们三位一声。

果然,当一本本崭新的书籍摆在这三位的面前时,年近花甲的蔡邕哭得老泪纵横,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他们比常人更能明白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对于教育事业的帮助会有多大。

蔡邕擦干眼泪,满口答应了曹操的请求,亲自书写字模,供活字印刷使用。而曹操欣然同意,会优先印刷蔡邕、郑玄两位大儒要求的书籍。

而随着一本本经典教材的出现,整个大汉朝再次轰动起来。

古人求学,两个方面最困难。

求学困难一,就是书籍的普及。

手中没有书,全凭死记硬背老师讲述的东西,课前即做不到预习,课后又做不到复习,学业的进展可想而知。而想要得到书籍,要么是自己亲自制作,要么是有人赠送。

亲自制作并不是用笔在纸上书写,而是拿着小刀在竹片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刻,曹操就亲眼见蔡邕这样做过,说句实在话,其难度那真的是相当的大。

也正是因为难度大,所以古代书籍都力求简单明了,话语越简短越好,字数越少越好,这一点同如今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文学形成鲜明的反比。

同时也因为难度大,所以造成了书籍的匮乏,拥有的人家无不当成传家宝般的存在,轻易不会显露在世人面前。

也正因为如此,黄石公考验张良,传下《三略》的故事才会让那么多人津津乐道,愿意无他,就是因为书籍的匮乏。

求学困难二,老师授课。

光有书籍那根本就是没用,因为古代书籍都是力求精简,所以就造成了艰涩难懂。汉语本就博大精深,一个字常常有好几种解释,没有老师的教导,根本就不明白书里写的是什么,那有没有书,结果完全一样。

而更多的时候就是所有的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就譬如‘逗逼’这个词,明白的自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不明白的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逗’可以理解为挑逗,开心;‘逼’可以理解为逼迫,迫害。

那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完全就捋不出个头绪来。因此,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最新小说: 穿越修仙:从变成顶级炉鼎开始 师妹别跑了,女主后宫全找上你了 我能成神,全靠师妹们内卷! 人间之万象 重生:本统子教宿主当老六 被逐出豪门,我靠通灵白事铺翻身 前世造的孽居然要我还 征战原始,从觉醒血脉开始! 重生七零:我靠系统娇养了权少 洪荒血神分身演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