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钱财虽好,但命只有一次,谁的命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死了就万事皆空了。
而士子们再见识过田浩和蔼可亲的一面之后,也见识到田浩辣手无情的一面。许多人因此对田浩的评价更高,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田浩太过凶残,非仁义之主。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
这段时间走来,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得到满宠和李典二人的衷心钦佩。蔡文姬见不得田浩小人得志的模样,忍不住就刺了田浩两句,田浩自然是抱着好男不和女斗的原则充耳不闻,根本不将蔡文姬的话放在心上,蔡文姬恨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满宠和李典却对田浩的涵养大为钦佩,两人的钦佩之情又重了几分,却差点将蔡文姬的鼻子气歪。
眼见关系越来越好,田浩就趁机向这二人发出邀请,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就来投奔自己。满宠和李典也已经拍着胸脯表态,绝对不辜负田浩的希望。虽然无法听到两人称呼自己为主公,显得有些遗憾,但想到古人对诚信的重视,田浩也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只要没有特殊事情,这两个人就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就连戏志才都在第一时间,恭喜田浩得到两员大将。嗯,虽然两个人的人物养成还需要一定的的时间,但这几年的时间田浩完全等得起。而且蔡邕本人也是特殊人物,田浩很期待拜在他门下的满宠和李典比起历史上的能力,又会有怎样的进步。
伴随着满宠和李典的加入,蔡邕在任城国又收下一名小青年。小青年姓吕名虔字子恪,目前才13岁,在吕氏家主的推选下,也拜在蔡邕门下。
田浩这一看,好嘛!满宠、李典、吕虔,分别是16岁、14岁和13岁,整一个曹魏青年团,而且全部变成了自己的师弟。好在这两年有戏志才和栆祗帮衬,不需要这些年轻人出力,否则真的是要等到花都谢了。至于田浩的小舅子卞秉,又被田浩踢到蔡邕的门下学习去了,因为田浩发现小舅子一路跟着蔡邕学习,政治值居然上涨了1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