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却一文不少,造成逃户和隐匿之户无数。朝廷屡加清理,效果不佳!
长此以往,怕是要出乱子!如今要想完成征税又不过于侵民,还要让圣上满意,晚生觉得只有行非常之法----靠大户才行……”
杨游知道这杨慎矜说话直爽,是性情中人,料想他自然也喜欢直爽之人。于是说话很直接,甚至把‘要出乱子’之类忌讳的语言都说了出来,反正只有他二人,也不怕泄露。
更为关键的是杨慎矜不让侵民,要完成征税的任务而又不激起民变,除了尽可能从普通农民那里收税以外,就只有从有钱的大户那里榨点油水了,除此之外难有他法。
当然还有税改一法,不过税改牵一发而动全身,操作不好真的会出乱子。现李林甫当政、李隆基老迈,实施税改的可能性为零,更不要说税改的成功率了。
再说,这按照财产征收税赋的税改,还是自己今后晋升的法宝,怎能轻泄?
杨慎矜听着,脸露喜色,频频点头。待杨游说完,高兴道:“想不到杨郎如此年轻,居然也深知本朝之病症、敛财之精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杨公如此过誉,晚生有愧!”
“杨郎不要过谦!鄙人现在能干的幕僚人才奇缺,正需要像杨郎这样的干吏!不知杨郎可肯屈就入幕?”
杨游一听,心中狂喜不已!不过他知道,自己也不能显得过于兴奋,那样会让杨慎矜小看,也就不能保证这职位的质量了!
于是他强忍兴奋,站起来不慌不忙道:“久闻杨公清正廉明,才能卓越!能向杨公学习为官之道,晚生梦里难求!既然杨公如此抬爱,晚生愿意入幕,还请杨公多多关照!”
杨游说完,杨慎矜点点头,却陷入短暂的沉思,似乎是在考虑给杨游安排什么职位为好。
杨游见他不说话,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只见杨慎矜略微一阵思索后,便道:“我决定聘任杨郎为太府出纳使判官兼京畿道采访使推官,不知杨郎意下如何?”
杨游一听,激动得心脏差点没跳出来!他起身答道:“多谢杨公提携!晚生一定竭力为杨公执鞭,完成使命!”
其实,因李佑国与杨慎矜有二人感情极好,他又帮过杨慎矜的大忙。他推荐杨游,杨慎矜却以为他二人有什么特殊关系。
再加上他看杨游倒也确实能干,就抬高了杨游的职位。像杨游这种明经出身的举子,一般多出任巡官,出任推官者较少,但也不是没有。因为推官地位比巡官要高一级。
(当时一般除节度使、观察使才设副使外,其余使职佐僚按照职位高低依次有判官、支使、掌书记、推官、巡官等官。像节度使或观察使判官,职位显赫,一般要员外郎以上或者较为特殊的人才可得该职;掌书记自然是负责文案,一般进士或明经刚及第者也可胜任。
推官主要负责本使推案诉讼及使臣安排的某方面事务;巡官只负责使臣安排的某方面事务。不过一般事简的使职都不配支使、掌书记,只配判官、推官、巡官各一名,有时连判官也不配。)
杨游心里揣测不已,不知道自己的判官和推官处于何位置?
杨慎矜又道:“这太府出纳使虽然由鄙人兼职,不过此使职职务不高,故杨郎可担任判官!京畿道采访使必须重臣出任,判官所需资历极高,所以杨郎只宜担任推官!”
顿了顿,杨慎矜接着说道:“还有一事,这幕僚官须带朝官衔或宪官衔,以便发放俸禄和记录资历。鄙人即刻上报吏部,让杨郎检校监察御史。由于是虚衔,中书门下二省的审核只是履行手续,一般不会驳回!”
杨游又感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