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吗,这些乐工也是支持护国乐师的!”
“这些年轻的孩子,可比宫殿那些大官们有良心得多,也懂得同情百姓,关心灾难!”
台下的民众们纷纷议论着。
乐院的乐工,大多都是富家子弟,至少也是中产阶级。平时,普通民众对他们都是敬而远之,没有什么太多好感的,今天却从这一件事上对他们生发了好感。
杨活听到这些议论声,忽然明白了周齐光的用意。原来,他是借此机会赚取民意。这算不上什么高深的计谋,充其量是不要脸的伎俩。杨活之所以一开始没想到,一是因为他不擅长算计,二是因为他没那么不要脸。
后世有位智者曾说过,当大官不需要特殊的才能,只要脸皮够厚,心肠够黑就行了。有了这两点,你可以“为常人所不能,行常人所不敢”。
既然猜到了他的用意,杨活自然不会甘心被人利用。他双手抚弦,轻微地调整一下节奏,韵律顿时变得和先前略有不同,仍然有力,仍然动感,只是多了一丝喜庆。
然后,他开了口。
“啊呵呵,啊呵呵,啊呵呵,啊呵呵”
这四个啊呵呵一出口,所有百姓们、啸天大王、周齐光、文武群臣、乐校师生……全都石化了;就连躲在暗处、全神贯注聆听的守宫乐师,也差点吐血身亡。
我去!
虽说杨活善唱白话歌曲,可这四句也太二了吧?完全不带任何真情实感,纯粹的矫揉造作!从来没听过如此不走心的唱法!连路边掉了牙的老太太,都能唱得比这动听!
而那些正在合音的近百名乐工,全部傻了眼。杨活这一句,太出乎意料了,所有人都没能合得上。只听得一片杂乱的乐器喧哗,你北调我南腔,混合成一团乱麻。这麻还是金属做的,声音别提有多难听了。附近的观众都痛苦地捂上了耳朵。
合音合成这样,自然无法继续。
然后,杨活一挺胸脯,第二句又来了。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
“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乐工们一听,咦,这两句的韵律很简单呀,一些不长心的,摸摸索索又把手放在琴弦上,把嘴放在了吹口前,准备再次融入到护国的曲风之中。
“有缘千里来相会”
唱腔突然变成了柔美的,与之前的沙哑浑厚截然相反!
那些手贱奏出两个音的乐工们,连忙紧急停手,捏弦的捏弦,闭嘴的闭嘴,这才避免了第二次出丑。一个个额头冒出了虚汗:我的天哪,这是什么歌,韵律完全无法预料!
“百年修得共枕眠”
又变回浑厚风格了……
“啊,我明白了,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有乐工叫了起来。
“白痴都听得出来。”有人无语道。
“我是说,这是男女对唱,山歌的形式啊,同学!”
“是吗?那接下来应该又是女声了?”
“耶!就是女声!”
“没错,山歌对唱!这回可抓到节奏了,只要隔一句换韵律就行了!”
然后,有乐工尝试着合奏,果然成功了。
“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
“白首同心在眼前”
太棒了,就是这么简单!
两种风格罢了,及时切换,根本难不倒我们嘛!
年轻的乐工沉浸在喜悦之中;然后当他们听到接下来的一句时,顿时又傻了眼。
“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