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中年男人气得说不出话来,叹一口气,又摇摇头,转身进了店里。
对面的回春堂的门口,停着一辆华贵的四拉马车。马车上的杨活,看到刚才这一幕,微微点头。
大舅萧瑜能拉下面子站在门口拉客人;二舅萧珉能打烧饼、卖烧饼……这起码说明,他们都放下了身为上民的优越感,有了自立更生的意识。
这样的话,我倒不介意帮他们一把。
马车随即离开了。
……
当天晚上。
蒋县令等一众衙众,冯校长等一众老师,戴首富等一众富商,齐聚四季大酒楼,为滚石乐队接风洗尘。
杨活不爱喝酒。
周齐光陪他们喝酒,又给他们讲了乐队大赛时的趣事,南野拉练的惊险狩猎,洛郡民乱的妖异之曲……听得众人痴迷不已。
第二日。
上午,他们前往乐功园,拜祭先辈。下午,杨活回到春菜村,给父母扫墓。
城西。
一个少年走进院子,走到上房前。
“大婶,这东西是送给你的。”
师娘接过竹筒,扭开一瞧,里面是一张纸。
“哎,我又不识字,送我一张纸干啥?杨活这孩子真是的……老李,老李!你出来看看这是啥?”
李伯庸不耐烦地走了出来,拿起纸张一瞧,顿时瞪大了眼:“地契?这是院子的地契!天哪,谁送来的?”
“呃,一个少年……送来就走了。”
“难道是乐校,把院子送给咱们了?”李伯庸喜出望外,双眼涌出了泪水,“太好了!”
师娘张了张嘴,没说什么。
这时候,李伯庸突然有人站在自家的大门上,正在拆院墙,他先是惊讶地张大了嘴,突然挽起袖子叫道:“妈的,这院子现在是老子的,谁敢拆我跟他急!”
师娘一伸手扯住了他的衣领,叹道:“你别急眼了,这是杨活弄来的人,帮咱们修两间临街商铺房。”
“杨活?”
“是呀。这孩子怕你拒绝,昨天和我商量的。”师娘扬了扬手中竹筒,突然两张纸条飘落下来。
李伯庸捡起来一瞧:一张是千两银票,另一张是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
“知遇之恩,千金难买;学生心意,万望不弃。老师傲骨,学生钦佩;孩子年幼,莫误前程。”
李伯庸双眼一红,两行浊泪流了下来。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也不舍得让他们受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