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傅却站在朱莽一边,支持其所谓的变法。他二人本就是上任皇帝留下的托孤大臣,加上太傅身为皇帝老师,又掌控着太学院,他的意见起了很大作用。等后来他发现朱莽的狼子野心的时候,事情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只能一步步看着朱莽一人大权在握。”
“李大哥,即便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也只能证明朱莽个人有问题。将一个人的问题归罪于一个学派,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呢。”
“怎么会是一个人问题?现在明明是整个儒生都有问题,是儒学本身有问题!”李秀说到这里,心下甚是激动,语气也变得高昂不少。
“儒家的核心观念有问题,你知道吗?礼仪之邦?若无强大的实力,哪会讲什么礼?”
李秀的话越来越强硬,似乎这一刻,站在他身前的不是李璟,而是太学院的那群儒生,是他痛恨的对象。
“连他们自己的祖宗都说‘仓廪实而后知礼仪’,可是你看看这帮儒生,不想着如何增强国力,不想着如何致富百姓,就只会争权夺利。他们嘴上打着孔夫子的克己复礼口号,实则净是攀权慕利、贪图享乐之事。”
“唉…!”李璟长长地叹息一声,“这正是我先前说的我们读书太少了!”
“以前我读孔孟之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候,畅想这样的社会太美妙了,当我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候感叹若人人这样那社会就真的安定了。”李璟缓缓地说道。
“可是后来我发现孔夫子提到那么多美好的生活,却没有给我们指明如何去实现这个生活。他所有说的话全部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可是这天下芸芸众生却没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于是,所有的儒生都在竭力的想要找到到达这种状态的方法,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儒生在做的,好的,坏的,都在尝试,可是我们没有孔夫子的眼界,我们看的世界太窄,不是他的道不对,我们读得书太少!”
“礼仪只是构建社会关系的手段,不管是上古三皇五帝的古礼也好,还是现在人提倡的礼仪也罢,都是为了维持一种社会秩序。它并没有错,错的是人心不。现在人们觉得礼有问题,其实是制礼的人有问题。”
李秀从来没想过李璟是这样思考这个问题的,这种新奇的观点让他也深深陷入了思考,孔孟之道统治了大周两千年的时间,他们的道究竟可不可取?
“或许,儒学在治理国家上确实是有问题的!”李璟看着李秀说,他说话的语速很慢,似乎每一个字句的吐出都下了很大的力气。
李秀静静地看着他,他此刻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李璟的这句话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对李璟自己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