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等他整理好后说道。
“李大哥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我劝璟兄弟还是少读一些儒家的腐朽之书。”李秀一字一句的认真说。
李璟惊讶,不明白心中敬仰的李大哥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读书怎么会有错呢。
“李大哥何出此言呢,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习得真理,扩大认知,提升修养。儒学能够流传至今自有它的经典之处。”
“哼哼,璟兄弟刚刚也看到了,贪污腐败,欺男霸女,这就是以朱莽和太学院为首的人力推儒学治国下的面貌。这样的一家之言会有什么经典之处,那些个仁义道德全是虚话!”
李璟见他这样说,终于明白原来李秀是不满当朝的统治,顺带就把儒家也给恨上了,这样说一开始他笑自己还是读书人那句话就说的通了。
“李大哥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仁义道德有些虚。“
李秀见他认可自己的说话,不禁有些得意,还是有人明白他的。如果有机会自己一定要把眼前的李璟介绍给父亲认识,让他知道不只是自己一个认为儒学有问题。
“不过,小弟觉得这些恰恰是因为我们读书少了,甚至包括你说的那些太学院的人也读书太少了。”
李秀听了这话一愣,他刚在心里还在自鸣得意,现在突然被李璟这句话震住了,还从来没有人敢说太学院的那些老学究们读书少了,他有些不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不过他听得出来,在对太学院人的态度上,他觉得自己和李璟是一致的。
李秀以为自己够大胆了,没想到这李璟比自己还要出格。他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李璟,示意他把话讲的明白些。
“李大哥平日里可曾有佩服过什么人?”李璟并未解释自己刚那句话要表达什么,反而问起李秀问题。
“有,我爹,嗯,还有青云榜榜首崔九渊。”
“能否说一下他们都是因为才让你佩服的吗?”李璟对李秀家毫不知情,更不知道这个青云榜是什么。
李秀便把他们两个人讲了一下,他父亲原来是一县令,他治下的都城富饶开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让他很是敬佩。而青云榜榜首崔九渊,少年天才文武双全。甚至有人曾说过,只要崔九渊在,博陵崔氏就是大周第一名门,连皇族李氏也得排在其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