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公主嫁给了军臣大单于,匈奴罢兵,边境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天下苍生不再惶惶不可终日,百姓安居,物阜民丰,从边境到长安尽显大汉的繁华。
在未央宫的东侧有几座金碧辉煌的殿舍,殿门上写着三个鎏金大字-----聚贤殿,这里是当今太子刘荣的住处,自从刘荣被册立为太子,皇上刘启把这个宫殿钦赐“聚贤殿”殿名,并让太子在此读书和结交社会名仕,希望能在这里学到治国安邦之道,太子太傅窦婴正在这里给刘荣上课,只见窦婴拿着板牍认真的讲道:“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刘荣疑惑的问道:“太傅,这段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呀?”
“这是文帝时的博士贾生所著的《过秦论》所述,刚才这段话意思是说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才能历时长久,国家才能安定。”
“太傅,贾生说的有道理,我听说他的一个秦灭亡的理论,是因为对老百姓太残暴了,等我继承了皇位,要象父皇一样对民仁慈,这样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太子理解的不错,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太傅,那应该怎么理解呢?”
“仁慈是根本,还要以对民进行教化做基础,如果没有教化,一切仁慈都会让别有用心之人认为是软弱,这样也可能让国家处在危险的境地。”
“太傅说的甚好,治理国家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呀。”
“太傅,教授太子辛苦了,这里给你带了些慰劳品,来这边一叙。”窦婴正在和太子谈兴正浓,突然栗妃从聚贤馆大门方向走了过来,离二人很远就喊了起来。
窦婴看到是栗妃,马上将教授的板牍放在案几上对太子说道:“太子先自己阅读,我去去就来。”
“好的,太傅。”刘荣站起身恭敬的回答道,转身看了看自己的母亲,栗妃正让两个护卫抬着一个木箱向会客厅走去。
窦婴快步来到会客厅,向栗妃施礼道:“臣向夫人问安。”
站在会客厅的栗妃微微一笑道:“太傅,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礼,长时间教授太子知识,辛苦了。”
“职责所在,当义不容辞。”
“好,为了感谢太傅,准备些薄礼,希望太傅能够收下。”栗妃说完眼睛瞟向两个随从道,“来呀,把箱子抬过来打开。”
“诺。”两个随从快速将木箱子抬到窦婴近前,打开了盖子,五颜六色的光芒从箱子**出,直刺人眼,窦婴定神观看,满满的一箱金银珠宝呈现在眼前。
窦婴马上施礼道:“夫人,臣无功不受禄,不知这是何意?”
“太傅,希望您能认真的辅佐太子,能让太子顺利继承皇位,这些是慰劳太傅的。”
窦婴马上俯身在地道:“夫人,臣窦婴奉圣命做太傅,认真细微讲授,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能力所限不能教授更多地道理给太子,教授太子安邦定国之道,辅佐太子顺利继位乃是太傅的本职任务,收受这么多的财物实不敢当,还请夫人收回成命。”
“哦,太傅此言当真。”
“如果让说窦婴的心里话,臣教授太子只是为名而不为利,还请夫人恕臣不敢收受。”
“好一个为名不为利,好吧,这礼物我就收回了,先寄存到我这里,如果那一天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