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掩着,就轻轻的推开,走了进去,此时琴声戛然而止,只看到从屋内走出一个头挽四方髻,面色微黄,长相中等,身穿襜褕,身高七尺有余的年轻书生,只见此人看到张一峰后说道:“突然弹琴心乱,定有贵客上门,原来是张屯长等贵客到了,晚生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哈哈哈,赵绾小弟呀,今天带几个朋友过来拜访,没有打搅吧?”
“那里,那里,快请贵客进来,别站在外边了。”赵绾说着迎了过来,史老、黑虎、小诸葛依次走进院子。
张一峰分别为赵绾做了介绍,赵绾连忙说道:“请,诸位屋内说话。”
分宾主屈膝坐定,赵绾为每人端上一碗清茶,然后说道:“好久不见张屯长,现在还是在云中郡高就吧?”
“哎呀,赵绾小弟呀,老哥哥我只是在那屯里混口饭吃,真的是得过且过,没有多大追求,近日正好有公差路过这里,巧逢史老和我的两个徒弟想拜会一下兄弟,就顺路过来了。”
“哈哈哈,谢谢老哥哥和朋友们来到寒舍,让我这里蓬荜生辉呀。”
众人一番客气谈话之后,史老欠身说道:“不知赵绾小弟最近在研读一些什么书籍,老朽有一事不知兄弟可知否?”
“史老,不瞒你说,我正在为学什么样的书而四处求索呢,先前学了一些杂家发现皆非我愿,半年前路过鲁国时,巧遇当今名儒申公讳培,于是就拜之为师,正在苦心学习《诗》的内容,掌握的还不是太深刻,不知史老想问什么事情,只管讲来,我们探讨一下。”
“哎呀,赵绾小弟你真的是了不起,令老朽等佩服,刚才也说到我和黑虎、小诸葛这两个学生是来自未来,并不属于现在的这个时代,不知赵绾小弟有没有了解过去未来的方法。”
“史老你问及此话,我想起在一年前,游历到吴国,跟着吴王的门客们研讨过一些杂家学说,其中有一个宾客说起吴王的孙女刘欣翁主时透露到,翁主拜了一位得道的世外高人,学会了绝世的阴阳轮回术,这位世外高人甚至有去未来取物的法术,当时在场的人都说这宾客在瞎吹,拿他说的话都没当回事儿,今日史老这样说,如果属实,难道宾客所说并非虚言。”
“哎呀,赵绾小弟,你说的相当重要,我们能从未来走到现在也与吴国翁主有点关系,所以你所说的线索老朽记下了,等到了吴国一定去寻找一下这世外高人。”
“你们要去吴国?”
张一峰插话道:“是呀。”
“吴国是一个好地方,物阜民丰,气候宜人,很适合居住呀,只不过民风有点剽悍,不太好惹。”
“呵呵,看来我们有幸要亲眼目睹一下了。”史老说道。
“史老,你看小弟我未来主读什么书好?”
“现在你正学习的《诗》就挺好,就如《诗》中所言‘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也叫《诗经》,其中该句解释:好比天上上弦月,好比太阳正高升,好比南山寿命长,不会亏蚀不会崩,好比松柏一样茂盛,没有不可你继承。),这些理论对你以后身居高职不可限量呀。”史老说到这里想到赵绾是被窦太后下诏治罪,不知能否改变一下赵绾的命运,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想到这里接着说道:“你在闲暇时可以再攻读一些黄老之学,对你的未来会大有裨益的。”
“呵呵呵,原来史老也熟悉《诗》呀,引用的很有道理,不过黄老之学太无为了,好好的大汉帝国被黄老之学闹得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吾志在奉献社稷而变富贵,应坚决有为,黄老之学恐怕不适合小弟我。”
“赵绾小弟以后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