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真正犯了错,才是犯错,心里想,并不是错。”
“可往往心里想了,那就很容易犯错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这个时候就要拿出来对比周围,你想的事情,是不是跟许多人犯的错一样,是的话,赶紧掐掉那个想法,或者是好好克制住。”
“万一越是不想做,越是想做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确实也有这样的可能性,就像把一个开关放在你面前,你总会想着,要不要按一下试试?或许按了一下,就玩完了呢?这还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例。不提了,看下一则。”
“慢着,似乎有点什么东西藏着。”解诸道。
希北风无奈道:“都已经把所有人打成无仁德了,这已经够黑了吧。”
“观过,斯知仁矣。”解诸道:“这话似乎还有点别的意思?”
希北风道:“这话想解的话,你解成你想要的意思,自然也是可以,但其实比较大众的解释,已经不错了不是吗?”
“那就来点小众的。”解诸道。
希北风无奈道:“不是小众,而是你个人想要的解释吧。非要说的话,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这样的解释,其实也可以改一下,观察大家会犯的错误,以此为借鉴,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仁德了。也即是说,把人的错误当成反面教材,另外一面即是仁德。”
“这样的说法还差不多。”解诸道。
“其实,本来也差不多。”希北风摇摇头,道:“看下一则吧。”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一般的评析是这样的,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希北风道:“其实,以我来看,大家的争论很正常,原本的话,孔子所指的他的道,咱们又何必原样去遵循呢?他既然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么大家觉得自己悟道了,那不就得了吗?反正夕死可矣,死都不在乎了,还在乎原来的意思是什么?本来,道,这个东西,就是各有不同的。孔子一人的道,或者他以为的天下之道,又未必是你所想要的道,而是他个人想要的道,那么你找到自己个人想要的道,跟着说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也不是可以的吗?”
“说得很漂亮,然后,阴谋论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你确定真要听阴谋论?”
“虽然大概知道了,但还是要确定一下,到底是不是那么黑。”解诸道。
“好吧。”希北风摊手道:“那就直接说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听着好像是满足了,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去理解呢?或者说,满足有两种,一种是心满意足,另一种的话,呵呵,那是绝望的满足,知道了怎么都没有用,明白了其实可以放弃的满足。”
“这也算满足?”解诸道:“绝望不能理解为满足吧?”
“强行理解就可以了。”希北风道:“对立的情绪其实往往都能追溯到同样的根源,看起来好像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东西,但说到根本就是一样的。形象点来说的话,就是一张纸的两面,虽然有正有反,但是正反不都在同一页纸上吗?”
“那也确实够黑暗的。”解诸道:“不过这次的阴谋论,显然是严重曲解了,我可不相信孔子会觉得这世界已经无可救药了,然后就选择玩完?”
“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