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隋唐大魔王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军校招生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军校招生(2 / 3)

程知节笑道:“三哥,咱们的眼光可要放长远一点,这次只有1000人,以后这里就是军事人才培养基地,还要有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学习。就这5000亩我还嫌小了。如果能够在扩大一倍,我才满意。

至于说建设那就更好办了,咱们先规划好,然后分出一个轻重缓急来,着急不许建的先建,不着急的放一放,咱们一边训练一边建设。”

李靖听了点点头算是同意了他的方案。接着程知节让人拿出圣旨,然后派人拿着到各个州城府县去宣读,并且向大家宣传要招收15岁以上的男子进入军校。

军校学习5年,毕业后可以入军队为基层军官,学习优异者还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晋升。

这个公告迅速的在大唐境内传播,有些人就跃跃欲试想要去报考军校。也有下人不知道这个军校是什么东西,想要看一看形势。

俗话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全国各地觉着自己有两下的的人开始向长安集结;一时间长安城里人满为患。

这件事很快也传到了山西,在绛州龙门县有一户人家,此家姓薛;原是河东薛氏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祖上曾经是北魏大将。

其后家道中落,到了现在只有一子名叫薛礼,父亲早亡,只有一位寡母带着薛礼勉强度日。这薛礼从小和本县大户柳家姑娘定亲,现在柳家看他们家贫已经有了悔婚之意。

“母亲,我想去长安考军校。”薛礼在县里帮人家做工,回来兴冲冲的对着母亲道。

薛氏问明白了儿子军校是什么东西,叹了一口气道:“礼儿,你的年级还小,根本就不够15岁,他们不会要你。”

薛礼道:“母亲,机会难得,错过了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我虽然年纪小,可是力有千斤,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要我的。”

薛氏觉着儿子讲的也有道理,就拿出家中所有积蓄,有将儿子的衣服缝补,浆洗一遍,然后让他前去长安应试。

这样的情况在和对地方都在发生,在山东渤海郡有一位高侃也辞别家人,骑着高头大马飞奔长安。

还有百济的地界有一个小村落,有一位猎户之子名叫黑齿常之,这位黑齿常之虽然人比较瘦弱,但十分强悍,兼之力大无穷,虽然才15岁但是很多成年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黑齿常之从汉人的教书先生那里听到了消息,飞快的跑回家中;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他的父亲大喜,将家中分到了一头健骡给了儿子,让他骑着前往长安。

城外的人向长安汇聚,长安的人们当然也不能落后,特别是程知节的几个徒弟伍登、王玄策、尚山,加上秦怀玉都是憋着一把劲儿想要加入军校。

这一段时间程知节几乎将长安的工匠所有都请了来,加上调集的军队帮忙,很快就将这五千亩地圈了起来,然后里面日夜忙碌修建房屋,平整夯实土地建造校场和练武场。

罗松和曾龙,李军,郑坡、窦猛也都到了,几人再次回到程知节的手下都十分兴奋,发誓要好好的训练一下这些小兔崽子们。

随着军校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这个新东西,就连李世民都一天询问数次。

那些各大家族的人也十分关注,这个人军校选拔,就相当于普及科考的预演,如果让他成功,那么皇帝陛下肯定按照这个模式执行,世家的根基就会被一点点侵蚀。所以他们也派出大量的家族精英前去报考军校,想要找出他的破绽,一举搞臭它。让世人对这种选材方式失去希望。

眼瞅着盛夏过去,天气开始转凉,军校的报名工作也开始。在军校的门前设有10个报名点,每个报名点都有数个士兵负责登记并且分发考

最新小说: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神话版隋唐 李世民穿越扶苏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三国:从捡属性开始杀到黄天当立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大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