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做。
好在,随着苏州炮被运用得越来越频繁,各方势力早就知道了吴军的这种攻城利器,梁军和晋军更是通过各种途径,同样掌握了苏州炮的制造办法。
而高季昌怎么说当年也是梁军的一部分,苏州炮这种利器他自然也有掌握。
此时江陵城中就准备了不少苏州炮,不过为了尽量节省着用,这些卫城里面都只安放了少量几座苏州炮。
面对吴军苏州炮的轰击,卫城里面的苏州炮并没有试图反击,而是将力量储备起来,准备在吴军正式进攻时再发动。
这也是苏州炮用得多了以后的一个后果,敌军也知道了该如何应对苏州炮的轰击,并且懂得如何尽可能的发挥出它在守城中的作用。
杨渥所处的位置距离战场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毕竟卫城之中还有苏州炮的威胁,若是自己靠的太近,被敌军用苏州炮来上一下,自己岂不是比那位蒙古大汗还要早几百年就被飞石砸死?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的位置自然就离战场较远,处于苏州炮的极限射程之外。
苏州炮轰击了许久之后,便轮到步兵出击的时候了。
因为要进攻的卫城并不大,每一面城墙都只有三百步宽,但城墙却极为坚固,即便是用苏州炮轰击了这么多天也丝毫没有倒塌的痕迹。
这一次攻城,吴军一次就出动了三千人,分三路强攻卫城的三个面的城墙;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另外三千人,随时准备接替他们发起新一轮进攻。
随着战鼓的鸣响,众多将士们推着洞屋车,壕桥车,云梯,巢车等向卫城冲击而去。
等他们进入卫城中苏州炮的射程后,敌军的反击也正式开始。
一块块巨石呼啸着向攻城的吴军飞来,时不时的在地上砸起一大片尘土。
有些士卒不幸被巨石砸中,当即便化作一滩血肉,死得极为凄惨;有时候还有一些攻城器械被巨石击中,顿时在众多将士的惊声呼喊中化为碎片。
好在,卫城毕竟不大,里面能容纳的苏州炮的数量并不多,再加上苏州炮的命中率本来就很低,发射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所以给吴军造成的伤亡并不算大。
而后方江陵城中的苏州炮数量虽然多,而且射程也能够得着,不过因为有卫城的遮挡,所以反而不能起到作用。
没过多久,攻城的吴军渐渐靠近卫城城墙,杨渥等人顿时松了口气。
到了那个距离上,反而是处于敌军苏州炮的射击死角,不能继续发威。
而吴军的苏州炮到了此时也沉寂下来,以免引起误伤。
不过苏州炮的威胁是没有了,但在这个距离上却是城中弓弩手逞威的时候。
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射击的敌军弓弩手,其射程和威力都比吴军的弓弩手要强上不少;所以此时吴军的弓弩手还不能还击,只能默默的承受伤亡。
处于最前端的刀盾手们还能将手中盾牌举起来遮挡一下,而那些推着大型攻城器械的士卒们就只能寄希望于身上的铠甲能够提供一点防护了。
又过了一会儿,吴军终于冲到城脚根,进入了敌军弓箭的射击死角。
那些擅射的弓箭手们在盾牌手的掩护下,逼迫城脚根,举弓朝垛墙口的敌军猛烈射击,以掩护攻城。
今天的这次攻城,乃是杨渥亲自在后方督战。
在战前,攻城的各部将士们就被告知,在没有听到鸣金退兵的命令之前,任何人胆敢撤退都将以逃兵论处,各部的军官可以直接将其斩杀;若是军官胆敢私自撤退,位于后方的督战队也不会放过他们。
在这种严苛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