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战团对付施暴者。于是战团越打越大,整个军营没多久便彻底沦为一处修罗场。
陈辅克此时仍然在知府衙门,正与戚金商议归建的事情。两人也听到了外面似乎有喧嚣声,于是都停下来,走到窗前向外看。
正在此时,戚金的亲兵来报,说是知府衙门对面大街上有人叛乱纵火,人数五六百人不止。
陈辅克和戚金大惊,双双感觉此事非同小可。
戚金甚是果断,抱拳向陈辅克道:“大人,让我派人尽快去南门召集部下平叛吧,晚了可就来不及了,这里是知府衙门,一旦陷落,影响全局,此时万万不可犹豫!”
陈辅克稍一琢磨,立刻就明白了戚金的意思。知府是沈阳府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其所在的知府衙门一旦落入叛军手中,自然干系重大。
陈辅克连忙道:“还请戚将军下令救援。”
戚金见状,赶紧让一名亲兵手执令牌,从后院翻墙快速跑去南门求取救兵。
看着亲兵出门,陈辅克一脸担忧,问戚金道:“戚将军,叛军势大,我们恐怕撑不了多久,若救兵无法提前赶来,戚将军可有良策?”
戚金面带忧色缓缓的说道:“与我同来的尚有一百名亲兵,希望能够撑得住一时,陈大人可否能将衙门内值班的衙役和下人都组织起来,为我们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陈辅克心道自己一时慌乱,竟然忘了衙门中还是有些守卫力量的,心道自己险些误了大事。想到此,陈辅克连忙站起来,快步出屋前去组织人手。
戚金此时也在两名亲兵的带领下出了知府衙门,进入对面大街。戚金决定亲自坐镇指挥防守。
街道两侧,戚家军已按照早先的训练,组成了鸳鸯阵堵住了街道两个方向的入口。明军人数不多,但这段街道相对狭小,也无法展开兵力,对于人数较少的明军而言,压力一时倒也不是太大。
戚金是戚继光的侄子,参加过万历年间的朝鲜战争,首登高丽城,是一员骁将。戚金亲自坐镇之后,明军原本还有些慌乱的心,慢慢平复下来,明军士气开始回升。
戚金借着火光仔细观察这股叛兵,他们似乎并不像后金鞑子,更多像是蒙古人,戚金原本紧张的心开始慢慢放松下来。
对付蒙古人,自明朝建立之初,就开始执行这项国策了。明朝利用军事,经济,政治等各种能够想到的手段,在过去两百多年期间,反复削弱蒙古,大小将领多多少少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戚金也是。
与叛军的战斗僵持了一会儿,对面的叛乱者见一时难以攻克,便纷纷开始在附近放火。一些叛乱者甚至涌入平民家中,烧杀劫掠,不久,四处一片火光。
戚金随身的亲兵数量太少,自保可以,但是说到进攻,那只能捂着脸不忍直视。此时四周到处是熊熊烈火,戚金却也无可奈何。
北门校场驻守的朱万良大营,看到大营内已是杀得难分难解,已经偷偷向大营外遁走。
大营内地上到处是翻来滚去的明军,一些人彻底陷入了屠杀的疯狂,他们不停地追杀他人,而另外一些人则渐渐意识到情况不对,也开始准备溜走。
朱万良已偷偷逃出大营,他想跑去知府衙门求取救兵。大营至衙门有一段距离,朱万良等一众亲随跑的气喘吁吁,他们太累了,打算停下来略作休息。
休息了一会儿,觉得气息稍稍缓和,却突然发现知府衙门方向火光四起,在黑夜中格外耀眼。朱万良大惊,心道此时鞑子恐怕真的进城了,朱万良脑子顿时一阵晕眩。
等朱万良慢悠悠醒来的时候,亲兵们已经将他抬入城北一户贫民家中。朱万良的亲兵对逃跑颇有经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