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被屏蔽了。
奏折由包拯亲自拟写,并由杨文举亲自送入京师。花冲等人则与包拯在陈州等候朝廷的旨意,毕竟陈州境内的官员几乎全军覆没,整个陈州官场处于混乱状态,包拯只能一个人带领几位师爷处理公事。
最后包拯也在无奈之下,从当地的学正官处寻求帮助,找了几位有一定能力的书生补充到自己的幕僚队伍当中,而这其中就有一个花冲很熟悉的名字——公孙策!
公孙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包拯的劳累,经过花冲在旁边对公孙策的认真研究和分析发现,公孙策是一个典型的实用性人才。
当地学官对他的评价不高,认为他很难考取功名,但这并不阻碍公孙策成为一名优秀的吏员。公孙策办事沉稳,而且处事果断,只要有包拯的交代,很多事他就可以快速的处理完毕。
但是他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不爱读经书,对于那些老学究,他本人是很鄙视的。这也是他一直科考无法得中的主要原因。经过这些日子两人的合作,包拯对公孙策则是赞赏有加,并希望他能随自己入京,在开封府供职。公孙策也正有此意,本来他就科举不第,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也是很高兴的。
可是在同一时间,祥符县境内,草桥镇的一间破草屋里,两个人却高兴不起来。
钱万里手里死死攥着一块五金打造的令牌,面色凝重,在他旁边的乐天成也是盯着这块令牌发呆,枯瘦的脸上布满了汗水。
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