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助下,大批左良玉的宗亲族人,乡党家丁都被抓了起来,直接押赴法场砍头。
同时,对降营里的一些挑事的刺头兵痞们朱大典也是毫不手软,不断地行军法杀人,两三天时间,降营的栅栏上已经挂了几百颗人头了。
当然弹压一味的用强也不行,对于恭顺的降卒,朱大典也不薄待了,特意在街市上买了百十头猪羊,抚慰了他们一番。至此军心渐服,再没有什么人敢出头闹事了。
朱由桦巡行降营时,没有一丝喧哗声,到处都是安静如常,至此终于见识到了一点朱大典这个封疆大臣的手段了。
在降营中转悠了个把时辰后,朱由桦又去了御营亲军的伤兵营,慰问受伤的军士。
此一仗己方伤亡数百人,虽然比起敌方的损失实在微不足道,可朱由桦依旧感到一阵肉疼。
这些御营军士可都是他花了大量时间一手栽培出来的,是他最忠实的部属,也是决定他能否在明末乱世生存下去的资本,少一个他都心疼的要死,更不要说一下子折损数百人了。
不过朱由桦也知道想要让御营亲军们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要经过血的洗礼,大浪淘沙,百炼成金,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对于死殉的御营亲军们他没什么好说的,一定会好好安葬,隆重掩埋,让他们的灵魂能够安息。
对于伤者,朱由桦也会聘请全城最好的疡医(古代的外科医生)尽心给予医治,重伤的比较难治,到是一些轻伤的,只要照料好一点,不引起伤口炎,过几天便又能活蹦乱跳了。
伤兵营内,一名老疡医指着身旁两名身受重伤的军卒,小心翼翼的向着皇帝朱由桦禀奏道:“这两个,一个中的是刀伤,一个中的是枪伤,虽然很严重,万幸的是都没有伤到要害,中刀伤待会只要把伤口缝一下,上点金疮药,把血止住了,几天后伤口不化脓就有机会痊愈。
中枪伤的有点麻烦,看这伤口,应该是鸟枪所致,铅子虽然陷进去不深,但铅本身有毒,即便把铅子取出来了,内部血肉也可能会中毒溃烂,不过草民会尽量把中毒的肉挖掉的,最后能不能避免化脓,痊愈,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朱由桦点了点头,明代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原始简陋的很,医疗环境也相对有些脏乱,外加那些疡医不懂细菌学,手术前后包扎的布条不消毒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重伤的军士死亡率很高,几乎都是伤口感染化脓而死。
这一点,朱由桦事先已经提醒过伤兵营里的十几个聘用来的民间疡医,让他们把包扎伤口的布条放在蒸笼里蒸个一时半刻再用,那些疡医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他们那么做。不过结合多年的行医临床经验,彼此对照验证后他们发现那么做确实可以减少伤口化脓的几率,提高受伤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