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80 真假太子(二)

第080 真假太子(二)(2 / 3)

一下。当年崇祯曾在朝堂之上公开审讯一个叫做吴昌的罪臣,而与此同时为了让太子能够积累一些治国的经验,从中得到学习,崇祯特地叫上太子跟着一起上朝,并让他在中左门旁听,所以那一次有很多的大臣得以见到太子一面。

而且那件事是发生在崇祯十六年,距离现在只有一年左右,因而戴英认为如果眼下的人是真太子,他一定会对这事有印象的。然而在问话时戴英当众向少年提出了这个问题。少年却答不上,很明显有问题。

不过这依旧只是猜测,不算有力的证据,难以服众。

第二日,案件再次出现新的线索,有一个在东宫内当过差的内侍向朱由桦送上了一份密疏,称真太子的小腿腿骨异常,每根骨都是双骨,因此无人能够假冒。

于是朱由桦又结合前日刘正宗、李景濂提供的太子眉长于目的体貌特征和当时清廷几乎在同时审理假太子案时崇祯的袁妃提供的有虎牙,足下有黑痣的三大典型特征,派人去少年居住处一一查看。

不久朱由桦得到回复,通过仔细查验,少年的体貌特征并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点。

朱由桦很是欣慰,把这个结果告知群臣,并谕令明日再审。真相似乎就要水落石出了。

第二天,太子案于午门开庭。为了充分体现审案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朱由桦特地将另外一个担任过东宫讲官的关键证人方拱干找来参加辨认。

方拱干此前因为变节被牵连到“顺案”中,下了监狱,因为情节不算严重,没有被判斩决和流放等重刑。

方拱干与前面的刘正宗、李景濂不同,曾长期担任过詹事府少詹事一职是太子的主讲官,所以对太子的具体情况肯定是相当熟悉的。现在正值关键时刻,朱由桦也不得不把方拱干放出来,好给南都诸臣和关心此事的士民百姓们一个交代。

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官员们也都到齐了。

主审官王铎指着方拱干道:“可知这位是谁?”

少年回头一见是方拱干,马上激动的道:“方先生原来在这儿。”

此时的方拱干却没有说话,在看到少年的人后,他如见了鬼魅一般,一脸的惊恐不安之色,然后什么话也不说,人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反而转身玩命地向人群里钻。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目睹了这一幕的在场众人全部懵了。

侍御史张孙振一边跑去截突然发疯般跑走的方拱干,一边冲着蹲在堂下的少年道:“方詹事如此反应,你必是假太子!”

少年回答:“我到南方来,是李继周持皇伯谕帖来招我,不是我自己主动来的。你等不认也罢,何必污蔑我?你张孙振不也曾经在皇考(崇祯)朝做过官吗!为什么一下就变成了这个德行?”

少年的话一出,全场顿时议论纷纷。

眼见方拱干一时之间找不回来,案子再也无法审下去了,王铎走上前谢幕:“千假万假,总是一假。是本官一人承任,不必再审!”再次派人送少年回到冯可宗府中。

本来把南京的大小官员全部招来就是为了当众证明这个太子是假的,并以此平息全城的不利的舆论压力,但没想到方拱干临场发疯,王铎相当之郁闷,于是只好主动发言承诺愿背黑锅,这才勉强把局势给稳定住。

廷审失败,阮大铖总结案情的经过后,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存在的猫腻,于是连夜向皇帝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方拱干临场发疯,必是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是确实认识这个少年,但因为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所以才致使方拱干装疯逃离廷审,不敢把真相公之于众。

第二,听闻太子为人凝重,话不多,但为什么这个

最新小说: 战地牧师日记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李世民穿越扶苏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大宋文豪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远山破阵曲 神话版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