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是《黄飞鸿壮志凌云》中黄飞鸿与严振东的对手戏——但还是觉得竹梯大战过长了,火堆旁的夜战才刚刚好;我喜欢《新龙门客栈》里梁家辉与刘洵当面斗狠,那是方寸之间正邪对立剑拔弩张的淋漓体现,而梁家辉与林青霞演出的才是真正的历经沧桑的江湖儿女的感觉,远比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更沧桑浪漫,更天涯断肠处江湖秋水多。
当徐克倾心于把他的思考和浪漫赋予人物的时候,他的戏中人就活了,其他的,所谓故事所谓结构所谓叙事方式,在他的重剑利器挥动之下,全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说,他从来不缺叙事技术这个手艺,他的头三部作品的叙事实验都才气逼人,而你看《黄飞鸿》前两部和《顺流逆流》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
他也可以玩尽情绪和风格。徐克风格的极致体现莫过于《刀》,他能够将风格玩到癫狂过火,《刀》的黑色爆裂气质远胜备受推崇的《罪恶之城》。
当他醉心于电影新技术想以技术让电影呈现新生命的时候,你最好跟着技术远远看一下人物,投入到一场场他精心设计的动作场景和视觉奇观中,而不要去找金镶玉,不要去找严振东,不要去找东方不败。
而既然当年灿然绚烂的星象已经不可重现,索性就改个彻底。赵怀安做不了周淮安,周淮安在梁家辉的演绎下,一襟古风而正气凛然,端的好风骨,那就让赵怀安做一介武夫罢了;凌雁秋无金镶玉之风骚泼辣,无邱莫言之苍凉悲情,周迅一股子天生灵气与淡然自若,只落得从头到尾的期期艾艾。
不是不让李连杰做主角,而是谁也不能做主角,这里头最大的角儿,就是3D。不然你无法解释:
西厂督主怎么如此有把握赵怀安一定来龙门客栈;赵怀安何以一见凌雁秋就沧海桑田;顾少棠布鲁嘟啸聚龙门客栈所为何来,为何要和赵怀安一起对付雨化田;风里刀早已经露出破绽,西厂因何对他却不下手;而素慧容反转的出其不意已经跳出了戏剧冲突和伏笔的范围了。
六十年一遇的龙卷风都吹出一座城,却吹不坏俩人;风暴中心能卷起两个人么?
从北京到大西北的龙门,为什么要坐大船?你以为你是赤壁?
你必须让赵怀安等同于周淮安,让凌雁秋等于金镶玉,男女主角的苦情戏才没问题;你再发掘一下陈坤、李宇春和桂纶镁的每一句台词,也都能解释得通,大船、沙暴、群鸦和古城都是为了视觉奇观准备的。
但对于一部电影,人物塑造如此扁平,而且从头到尾基本不变;叙事节奏严重紊乱,前半个小时密集的打戏弱化了故事脉络和人物动机,而到了龙门客栈就不由分说站好队开始对掐。如果说细节里面把这些东西都交代了,那只能说细节的布置很有问题并且无法聚集成推动剧情发展的力量,才造成了剧情有如此多的硬伤。
华语电影的落后,是从技术到理念一系列的问题,当然,3D这个时髦需要赶一下,不然你会在这个视觉革命上一再落后。关键是,有人来解决3D技术的问题,却没人一起来解决电影本身的问题。那个麦基说,中国电影喜欢创造一个鲜明强烈的人物来推动剧情,而不善于创造复杂的人物来形成戏剧冲突。而人性之复杂所形成的行为动机,才是推动好戏发展的根本。而在《龙门飞甲》里,莫说复杂的人物,之前鲜明的金镶玉等等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扁平如纸片一样的赵怀安一心要与西厂做对。
《龙门飞甲》是很可惜的,它对人物的塑造太漫不经心乃至于连《鸿门宴》都不如,《鸿门宴》至少还有一场宴上对弈的戏火花四射。而那个李仁港才是被一个奇异美学害了一辈子的古怪导演,他经常一开口就是,当年张彻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