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力,能力都是一流。所以,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当然!”
“臣知道了!”蒙骜幸许是感知到嬴政杀人的眼光,半是迷糊的识趣地退了回去。
“其他话先不说,孤先说说就商鞅变法的我的看法!”嬴政赶紧掐住那个话题,他可不想让群臣在哪个话题上纠缠不已。
“鲁司寇其实说的不错。孤为何刚刚会说商鞅的变革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某种程度上却是错的。孤一一为你们说明!”
嬴政像是找回了曾经在家族里的那种感觉,他已经好久没有面对这么多人侃侃而谈,他要一吐为快。
“说商鞅变革好,是因为他的变革的确是秦国最最需要的。我国居于西部边陲,土地贫瘠,几百年来,一直与山野的戎族争斗不休,从来没有好好发展过,直到先王秦孝公时期,我们才战胜了戎族,有了安稳的环境!”
“此时,临近的魏国已经经过了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革,南方的楚国有吴起变法,韩国也有强弓劲弩,可谓,一时无量!”
“魏国的河西书院,培养了无数能人异士,才子猛将,开创了诸子百家学派,这些人,他们离开了魏国,投奔天下诸国,一展抱负,一展胸襟,可是,却无人来我秦国?为何,因为,在他们眼里,我秦国,是蛮人,是不开化的野蛮之人,天下诸国皆没有将我秦国放到眼里!先王秦孝公,雄才大略,他不想我秦国任人宰割,可是,我秦国处于无人可用境界,兴许,百年前,先王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我这个地方,期望着变革之人的到来!”
不得不说,嬴政的口才,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很到位,虽然,鲁盟也曾经变达过这样的意思,可是,诸人像是听着一件故事一样。而嬴政不一样,他就像个讲故事的人,绘声绘色,殿内诸人随着他的语气起伏,感受着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仿佛,置身当时的咸阳宫,看到了秦孝公坐到王位上,满眼焦虑!
“诸位!诸国皆认我国无能,如同案牍之肉,诸位能忍否?”嬴政狠狠地捶打了一下案几,发出咚隆的响声,像是击打在群臣心里。殿内武将无不血气上涌,眼眦欲裂。
“不能忍!”终于有武将忍不住出声,不得不说,嬴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借助此次机会,一洗以前在群臣中的印象!
“是啊,不能忍!于是,等来了商鞅,无论他是谁的弟子,他来了,就像命中注定的人一样,他和先王,扛着巨大的压力,成功的将落后的我国改革,焕发出强大的力量。让我国不在落后于诸国,让各个诸侯国知道,我秦国,也有一争天下的资格。”
“商鞅的到来,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是对的!不管诸位承认不承认,所有的秦国子民都得感激他!”嬴政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是的,这就是嬴政的目的,他要为商鞅平反,他不要在让商鞅背上一个刽子手的头衔。
不管殿内诸人反应,嬴政接着说道:“商鞅将他无情的一面展示的淋漓精致,可是,却不知道其实,法治也应该有柔情的一面。”
“柔情?”吕不韦作为儒家,墨家,名家思想结合的杂家人物,也有一定的见解,可是,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法家也有柔情的一面。
“对,柔情!都常说,法治无情,可是,法是人定的,既然是人定的,那就会有感情!”嬴政回答道:“为何商鞅的法冷酷无情,因为,那时的秦国只能用这种冷酷的法来唤起人们心里的热血,来快速追赶其他诸侯国的脚步,商鞅可以说是没有选择!”嬴政也是叹息不已,他明白了,原来,那个人是别无选择。
收拾起心底的情绪,嬴政接着说道:“商鞅的法是对的,所以,他死后,我秦国一直沿用商鞅的法,因为,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正确的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