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尽在这江东驿讨生活,若不是那李五逼得急了,也不会冲撞了贵人,还请贵人饶命!”
听到苟二的回话,朱权更有兴趣了。
滁州卫驻地在滁州,而在江东驿离滁州可不远,作为军余,可不是能随便乱跑的,更何况还这么远。
洪武帝定下卫所军户制,卫所中每个家庭出一人赴卫所中当兵为正军,另外出一余丁随正军到营﹐佐助正军﹐供给军装是为军余。
军余的作用,战时跟随正军一起出征,闲事为正丁背负行李物资,战况紧急时补充进作战部队进行作战。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后来逐渐滑向深渊的大明,眼下洪武帝在朝,作为洪武帝赖以为基石的军户制度正是最为完善且得到得到优待的。
一个军余不在滁州卫中当差,却跑到这江东驿中讨生活,要说没有缘故,打死朱权都不信。
“苟二,即为军余,不在滁州卫却跑到这江东驿,可与我述说缘由?”
听到朱权的话,苟二抬头看了看朱权随后犹豫了起来。
朱权看到苟二的举动,明白他是不相信自己,于是有心了解便让先前那锦衣卫百户将百户令牌递给了苟二细看。
苟二接过百户的令牌,细看一番之后,立即神情激动的说道:
“还望贵人知晓,小人跑到这江东驿中讨生活,实在是有不得已只苦衷…”
“你慢慢说,我听着”
“小人家中兄弟二人,父亲乃滁州卫总旗,但前些年的时候积劳成疾而死,小人家大哥当时二十二岁,年龄够了,按理来说能够袭父职,但是小人家大哥申请袭职的文书交到卫中数月没有回应。
后来听人说,卫中有一千户家中有一幼子,那人想给自己的幼子搞个军职,可数年只有几个军职出缺,其余人都是卫中的老人,那千户不敢下手,唯独小人老父当年是从寿州卫中调过来的,与滁州卫中没有根基,因此…..
有人告诉小人家中,若是能搞到六十两银子,或许能够到卫中疏通,不然最多让小人大哥袭个小旗。
小人老父的总旗之位是当年跟着中山王北伐,身经数十仗才得来的,吾父之死也是旧创复发不治而死。
这总旗一职若是在我们兄弟手中失去,我等兄弟即便是到了地下面见老父也是万死不辞。
因此小人这才到江东驿这来讨生活,期望能早日筹齐六十两银子寄给家中,帮大哥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