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巴图尔珲台吉的视线。
结果很显然不是这样,韩宝丰的出现,不仅是为了转移巴图尔珲台吉的视线,令大明得以顺利实施军制改革,更是为将来吞并整个蒙古做铺垫。
蒙古各部势力分散,明朝没那个精力一个个慢慢吃下,最好的办法,便是促使起早日完成统一,如此一来,只需要击败这个统一后的蒙古国,明朝便算是以最小的代价,征服了整个蒙古地区。
当然,前提是明朝有这个实力,灭掉这个已经完成了统一的蒙古国。
至于明朝有那个实力吗?
答案不言而喻——绝对有实力。
之前巴图尔珲台吉一直将这些话闷在心里没说,但现在即将进入大明境内,有些话必须说清楚了。
又或者,遭遇大败的巴图尔珲台吉,心里已经没有多少底气,想要借着与韩宝丰的关系,提前了解大明今后对蒙古诸部的安排。
“其实做蒙古的王,还是大明的臣,这关键就要看大汗您自己了,您觉得人活这一世,最重要的是什么?”韩宝丰反问道。
对于巴图尔珲台吉的推测,韩宝丰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倒是给出了一个,巴图尔珲台吉期待的答案。
那便是明朝对巴图尔珲台吉的态度,要么做蒙古的王,最终被大明剿灭,要么做大明的臣子,享受该有的荣华富贵。
如果巴图尔珲台吉真的雄心不减,此刻大可掉头离去,在整个蒙古大草原之上,与俄满联军,甚至是与即将参战的大明国防军周旋。
虽然前路凶险万分,但只要肯努力,也未必没有一丝希望。
但若是决定就此南下投靠大明,那么所谓的雄心壮志就必须收起,安安心心做个大明臣子,毕竟巴图尔珲台吉在蒙古诸部的影响力,对大明统治蒙古诸部,有极大地帮助。
只要巴图尔珲台吉愿意全力配合大明的行动,荣华富贵绝对少不了他的。
至高无上的权力,又或者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分别摆在巴图尔珲台吉面前,但却只能二选一,不得不说现实很残忍。
“哎!我这大半辈子都在为权力而奔波,到头来面对侵略者,却只能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局。听说中原繁华似锦,每次遣使出使中原时,大家都争相前往,这次,我倒想好好领略一番中土人情。”思索良久,巴图尔珲台吉终于做出了决定。
权力确实可以令人疯狂,这世上也没有几个人,面对权力不会动心的。
可能是之前那一仗,给了巴图尔珲台吉当头棒喝,令其心中清醒了不少,相比于自己手上这点权力,在几个大国的博弈之中,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罢了。
辛苦了大半辈子,最终换来这样一个结局,说不心疼是假的,但巴图尔珲台吉心里清楚,事已至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着自己还有足够的价值,为自己的将来谋一条出路...........
大军确定继续南下之后,很快便进入了前方的沙漠之中,横穿大漠,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而言,并不算什么难事,但对于后方的追兵而言,却是一道无形的阻碍。
“对方进入沙漠,看样子是真的前往明朝了,怎么样,要不要继续追?”
哥萨克骑兵,一路追逐巴图尔珲台吉的败军,直至大漠边缘这才停下。
到现在为止,虽然俄满联军征服了蒙古大多数部落,但却有一小部分,逃进了大明境内。
别看数量不多,但能跨越几百上千里地,逃入大明境内的,那基本都是蒙古诸部中的青壮年,以及各部兵败后的贵族头领。
如果再加上巴图尔珲台吉这支将近四万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