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解决这次的“误会”。
“郑将军放心,我这就派人,不........我亲自前往伦敦拜见国王陛下,保证圆满解决此事。”约瑟·霍拉夫赶紧表态道。
郑成功发话后,约瑟·霍拉夫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看来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他相信,经此一战,国内的那帮家伙,应该对“东方恶龙”的实力,有了足够的了解,或许之前还会仗着本土优势,“欺负”对方劳师远征。
但如今正在与荷兰人交战,大英帝国可不敢在轻易树敌了,何况还是一支可以拖住一半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
“郑将军若不放心,可以让左先生派遣使者一同前往,一来,有你们的使着在,解决起来,也能尽量按照你们提出的要求来解决问题。二来,也能顺便完成左先生此行的任务。”约瑟·霍拉夫再次补充道。
他的想法不错,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就索性大方一点,让郑成功派人随同前往,有什么要求自己提。
另外还想借机将“坏事”变成“好事”,先荷兰人一步,与明朝达成合作意向。
“你们英国人还真有诚意。刚刚才袭击了郑将军的舰队,现在又想将使臣骗入你们国家领土。到时候是不是还想派出更大的舰队,来个一网打尽啊!”果然,听闻约瑟·霍拉夫邀请大明使者一同前往英国,荷兰人当即不干了。
让英国佬吃瘪可以,让他们从明朝人身上获得好处,那是万万不行的。
“这里还有一名皇家海军中将,以及四百多名海军军官滞留在舰上,你觉得我大英帝国会做出这种不计后果的蠢事吗?”约瑟·霍拉夫反问道。
“这可说不准,区区中将,能跟大明帝国的使者相提并论吗?”荷兰人不甘示弱。
这会儿为了拉拢郑成功,荷兰人就差直接高呼“天朝上使”了。
“行了,这事容后再议,本官现在最关心的,是我军那几艘受伤的战舰,其中有一艘,必须立即拖进船厂维修,可这里距离远东万里之遥,敢问诸位,可有解决办法。”郑成功说道。
在郑成功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恢复舰队的战斗力。
刚才的战斗不算太激烈,弹药消耗也并不严重,只有尽快修复受损战舰,让舰队时刻保持巅峰状态,那接下来的谈判,才有足够的保障。
“郑将军可以去普利茅斯港,那里有我大英帝国的造船厂,而且距离此地仅50海里(92公里),半天时间就能抵达。”约瑟·霍拉夫赶紧说道。
“郑将军,小心这是英国人的陷阱,还是去我们尼德兰王国的造船厂吧,那里有整个欧洲最好的战船维修师,保证能将您的战舰彻底修复好。最重要的是,我们绝对不会做出,对朋友不利的事情。”荷兰人打出了感情牌。
能说服郑成功的舰队,前往自己国家的造船厂进行维修,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毕竟工程师们在维修战舰之际,难免会接触到战舰的核心部位——蒸汽动力舱。
可以说,谁拥有了这次维修的机会,就等于拥有了近距离观察蒸汽机的机会。
无论英国人还是荷兰人,都不愿意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对于战舰的维修,其实郑成功也很无奈,且不说那艘动力受损的蒸汽战舰,就算是其它几艘,包括宣威将军号在内,都必须进行修复,因为战舰带伤远洋航行,其危险性不亚于经历一次海战。
况且,南洋水师如今抵达了欧洲,在完成出使任务之前,郑成功也需要一处合适的港口,作为落脚之地的同时,也能对这些战舰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今后回国途中,尽量不出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