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龙案高声道:“准奏。即日起在冰柜街那儿增设一道城门。所费银两由户部据实拨付。”
王钦若等人就是想反对已经来不及了,就是再进一步辩论,他们也不是丁谓对手的。因为丁谓在当时不但是举国理财的第一高手,还是易经方面屈指可数的大师,再继续辩论也只能是徒费口舌,反而引起皇帝的反感,所以王钦若没有再出声,回到班列中低着头自己生闷气去了。
增设城门之事,就这样确定下来。
司礼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三遍: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真宗皇帝先行回宫,满朝文武议论纷纷的走出了宣德殿。
陈长洲与丁谓两人并肩走出宣德殿,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交流,只是相视一笑,一切都心照不宣。
人呀,有时虽然政见不同,战线不同,但一旦受了共同的利益驱使就会结成同盟的,那怕是暂时的同盟呢!
由于在朝堂之上,王钦若的建议没有被真宗皇帝采纳,反而闹得灰头土地脸,因此做为当朝的辅丞,他怀着一肚子气回到家中,关上了门躲进书房里就着一盘花生米,一杯杯喝起了闷酒来。
三杯酒刚刚下肚,看门的仆从来到书房报告道:“老爷,外面有谢金吾求见。”
王钦若没好气的道:“没看到我正烦着呢吗,不见!”
仆人只好讪讪的走了出去,那知刚刚走出五六步却被王钦若喊住道:“让谢金吾进来吧!”
不一会,一位身着书生服饰,长相十分英俊,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走进了书房,向王钦若鞠躬施礼道:“晚生给老大人请安!”
王钦若道:“金吾,不必多礼,你就坐下来陪老夫喝上几杯。”
此人是王钦若的门生谢金吾,在古代,特别是宋朝时候,在朝当官之人都喜欢认门生的,同时,这些个民间苦读的学子们也愿意拜当朝权贵们为师的,这样一来对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
权贵们认了门生,就可精心培养,向皇帝加以推荐,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样自己一旦退休后,在朝堂上还有代言人的,仍然可以呼风唤雨的。
而拜权贵们为师更是学子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这样一来对学子来说就寻找到了晋身的捷径与阶梯的,在仕途上少走许多弯路,那时拜师、收门生可以说是成了一种时尚的风气。
谢金吾坐了下来,一看王钦若只吃一盘花生米,不由的肃然起敬道:“老大人虽然身居高位,生活却这般俭朴,实在令晚生佩服。”
其实王钦若这那里是什么俭朴,只不过是心中郁闷,借酒消愁罢了,听谢金吾这么一说,他也不隐瞒自己的心情道:“那里,老夫退朝回来感觉到心中烦躁,喝点闷酒罢了,何须费那些周章,弄些什么菜肴。”
谢金吾陪着笑脸道:“不知老大人因何事心中烦躁,能不能与晚生说说。”
王钦若沉吟了片刻,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好,这事也不涉及到什么朝庭机密,与你说说也无妨。”接着就将今天早朝时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完后一声长叹道:“唉,在那里增设城门,明明就会破了汴梁城风水的,可是万岁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允许了,真让人想不通。”
谢金额吾低头思考的许久道:“那么老大人,冰柜街那儿如果增设了城门的话,真就是发展前景广阔了吗!”
王钦若道:“那当然了,以老夫的眼光来判断,那儿将来一定能火爆起来的。”
谢金吾道:“那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呀!”
王钦若道:“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占最大便宜的就是丁谓。他就是冰柜街开发项目掌柜丁犍幕后的大黑手,只是我没有掌握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