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传万里 > 第四十九章 古城诗会

第四十九章 古城诗会(2 / 3)

有千多年矣,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千年古城,故事颇多。在下觉得,我等今日这第一首诗,不如便以这古城为题如何?”

众人轰然叫道:“大善。”

赵彦从盘中拾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百无聊赖的想到:文人就是矫情,好不说好,只称善,要是没有文言文素养的人听了,肯定不知道这些人在说什么。

眼见群情响应,莫原很是高兴,随后其压了压手,又道:“既然如此,诸位桌子上都附有笔墨纸砚,待将诗句录于纸上后,自会有人前去收取,之后则由几位府城中德才兼备的贤士品鉴,最后选出最为出彩的十首诗句传唱。另外,天长日短,我等时间不多,便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诸位请开始吧。”

小胖子刘全有还从未参加过这么多读书人聚集的文会,此时虽然心中兴奋,却也知道这是个出名的好机会,是以花了不少的心思才将诗写好,等他抬头的时候,却见赵彦几人早已将诗做好,并写在了纸上,不由赞道:“几位兄长真是七步之才,小弟苦思冥想才想出一首诗,比之几位兄长却是多有不如。”

刘景与这个小胖子颇为投缘,闻言笑道:“非也,此前我等初至府城时,除了钱兄抄袭前人旧作外,其余人等已然有感而发各自做了首诗出来,此时不过是将之前所作之诗抄录在纸上罢了。”

钱良才幽怨说道:“刘兄,我后来不是又补上了一首诗么,况且我还是那句话,天下读书人是一家,偶尔将前人之学拿来所用,何言抄袭之说。”

“哈哈,钱兄你这是歪理,可不能把双全贤弟带坏了。”刘景揶揄一笑,平日无事他最喜与钱良才逗嘴了。

一炷香时间后,有小厮将桌上的片纸收走,偶尔有人会抱怨两声作诗时间太短,却也无伤大雅。

负责品鉴诗句的七八名贤士大多胡子一大把,都是府城中年高德劭、学识渊博的长者,阅览诗句的速度倒也不慢,同样是一炷香左右的时间便已看完,随后又将手中的几页纸交换着看了几眼,最后定出了十首他们觉得最好的诗句。

莫原手持那一叠纸张,大声道:诸位,这十首诗句已是甄选出来了,这就由在下吟唱一遍,以供诸位品鉴。

莫原正要吟唱,不想坐在二楼窗边的一名士子突然扬手打断道:“且慢。康兄,莫兄,府学的祝教授好似正在楼外街上,不若我等将其请来一起品鉴如何?”

康权与莫原闻言面上一喜,来到窗前向下看了一眼,府学的祝教授果然正自楼下经过,他二人也不好在窗前呼喊,免得失了礼数,只得三步并作两步下了楼,过了一会儿,果然将那位祝教授给请了上来。

官学的教授、学正、教谕掌教导诸生之责,而考中了秀才的读书人都要入官学读书,况且祝教授德高望重,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是以所有人对待这位祝教授都执礼甚恭,也都期望着自己能在其面前露一把脸,结个善缘,哪怕其他州县的士子们也不例外。

这位祝教授身边依旧带着那名老仆,上得楼来后面对众多士子的吹捧之词,表现的很是淡然,四下施礼后便在那七八名贤士的簇拥下坐了下来。

祝教授此行乃是前去府衙找韩知府,为的是昨夜街头有人公然吟唱‘yin词艳曲’之事,韩知府听闻后也是义愤填膺,只是祝教授昨夜并未看清那些轻浮放dang之人的面容,所以两人商议后,也只能决定暂时先发一篇正风气的布告罢了。

等到从府衙出来,路过聚华酒楼的时候,祝教授被康权与莫原拦住,并被二人极力邀请上楼一叙。

听到此次参加诗会的有几百人之多,这位祝教授便动了心思,那二人的声音他到现在还有些印象,若是能在这诗会上恰巧碰到昨夜那几名轻浮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状元郎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