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老子的另一位弟子,文子。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是《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文子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计然,春秋葵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
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传说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是外表貌似平庸、愚钝,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
就像人们常说的大智者若愚。
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
这个可厉害了,令叶超不得不佩服——他没有心魔术,却能通过善于察言观色这样的方式知道别人的想法。
因为他品行刚直,酷爱山水,常泛舟出游。而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
所以称做计然,因为他经常遨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曾经在南游到越国的时候,收范蠡为徒。范蠡曾经想将他推荐给越王,但他却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范蠡由此更深深的敬佩他,更尊敬他,虚心向他学习。
文子,现在少有知了,但是尊之为师的陶朱公范蠡有多了不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范蠡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他先是帮助越王灭了吴国,仅用了文子七计之中的五计,后来未卜先知一般,功成身退,不但保全了身家性命,还几度成为了富甲天下的名人。
至今,还被后代许多生意人称之财神,家里皆供奉他的塑像。
当然了,更多的人更喜欢尊称他为“商圣”。
他“南阳五圣”之一。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这样一位在当时惊天动地,上得了朝堂,进得了账房的大军师、大富豪,就是文子的弟子!
徒弟都这么了不起了,那么师父能差到哪去呢?
文子以为,得道之人是可以达到不为是非左右的境界的,在生活中可以超越一切相对事物,从而得到一种超然的自由。
《文子?道厚》曰:“真人者,知大己而小天下,贵治身而贱治人,不以物滑和,不以欲乱情,隐其名姓,有道则隐,无道则见,为无为,事无事,知不知也。怀天道,包天心,嘘吸阴阳,吐故纳新,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刚柔卷舒,与阴阳俯仰,与天同心,与道同体,无所乐,无所苦,无所喜,无所怒,万物玄同,无非无是。”
又称:“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善,而非其所恶,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己者也,非去邪也,去迩于心者,公吾俗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其所谓是非也。
故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于己,而与殳致于千里,转于无穷之原也。
故圣人体道反至,不化以待化,动而无为。”这就是要达到一种逍遥无为的境界,超脱一切荣辱得失的思虑,容身于自然,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