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季薇刚进家门就被季奶奶叫到了前屋,季月正坐在上桌子上写作业,那是季奶奶平时看店坐着的地方。
“薇薇,你先别进去,明明的老师来家访了,你妈在里面接待老师呢。”季奶奶压低声音说道。
季薇心头一跳,脑中浮现早上看到季明和小二黑在胡同里交头接耳的场景。
她赶紧放下书包,和奶奶说去厨房做饭,就溜进了穿堂,穿堂连接着这个老房子的所有房间,要去厨房,首先就要路过里屋,季薇透过窗户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季妈和低着头的季明,对面坐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有着大多中年男人的隐痛,头发稀疏的很,戴着个金框眼睛,是时下常见的款式,想来这就应该是季明的老师了。
只是不知道这小子又惹了什么事,连老师都找上门来了。
季薇躲在里屋的窗户下,那里正是连接火炕的地炉,季薇戴上棉布手套,拿起炉盖,蹲着查看炉火,耳朵却竖起来听里屋的动静。
可现在是冬天,里屋的门窗都关的紧紧的,中年老师的声音也不大,她只断断续续的听到“……卡,……同学……影响……”
信息太少,季薇什么也没听出来,好在没一会儿老师就被季妈送了出来。
“老师,真是不好意思,给您填麻烦了,我回头一定好好说说这小子。”季妈一脸恨铁不成钢。
“孩子嘛,多教育教育就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送走老师后,季妈沉着脸大步走回了里屋,季明垂头丧气的在后面跟着。
季薇赶紧跟了上去:“妈,怎么回事?”又转头看季明,“明明,你干什么了?让老师都找家里来了?”
季明支支吾吾,好半天才说明白。
原来季明在学校倒卖小浣熊方便面里赠送的水浒英雄卡,被老师抓了个正着,逼问之下才知道,竟然是因为想买游戏机,又不敢跟家长说才自己想出这个办法赚钱。
季薇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不偷不抢的,也值得老师上门来找个家长?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国内的教育环境导致的,在传统观念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切和学习无关的事都是不务正业的表现。而季明不仅做了和学习无关的事,还是盈利性质的,在老师眼里自然就成了不务正业中的典型,别的孩子要是也有样学样那还得了?
其实这件事在季薇看来实在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放在二十年后,季明做的事说不得还会上微博热搜,再配上个耸动的标题——商业小天才,十岁少年从商只为买游戏机。季薇还记得有一次开车上班的路上,就听广播里报了一个英国小男孩从八岁就开始经商的真人真事,而且这个小男孩靠着卖糖果卖书包到后来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福布斯榜。
当然,英国小男孩的成功集合了众多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还有天分后加以引导的家长,季妈并不守旧,也能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有当这种家长的潜力,但并不是现在。
观念是需要时间来潜移默化的。
季薇看看沉着脸的季妈,再看看低着头的季明,心思百转,已经有了主意。
“明明,你这件事做的可太不对了!”季薇开口就先将这事定了调。
季明委屈的抬头,就看他姐眼睛跟抽筋了似的猛眨,愣了一下,不过亲姐弟,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赶紧做垂头认错状。
接着季薇扒拉扒拉的说了一堆,什么你对的起一年一万大洋的学费吗?你对的起辛苦赚钱的父母吗?你对的起咱家卖了的房子吗?你对的起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