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宋时吴钩 > 第一百十四章 意料之中

第一百十四章 意料之中(2 / 3)

公输念槐心道,加上铁钉之类的东西后,突火枪才是真正的名符其实。你王小春该满足了,这是开创火炮先河的东西,万不可轻忽了。

“噢,小春,还有一个锥体没试验吧,快快,”严实一瞅天空上的太阳,正瞪着独眼俯视着作院,怒火狂喷,这才想起都到中午了。

自己的小先生与孟公子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怎么能因为作院的事情而羁绊了他人的规划。

再说了,圆球都射出去了,也不差圆锥了。再震撼也就那么回事了,况且一上午下来,作院里的人也已经有了免役。断不会再目瞪口呆,傻乎乎地流哈喇子了。

“哦,我这就去准备。”王小春拍了拍脑门,一转身又跑向土坑。人们一看王小春又跑向土坑,知道又有好戏看了。有了上几次的经验,作院里的人们还是很有记性的,纷纷走避,各找各位,把土坑亮了出来。

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姓公输的后生,做了一个圆球后,还要再做一个锥体呢?

圆球倒也好理解,像霹雳火球、蒺藜火球、铁火炮等等这些已经有了的火器,就是圆球状的。

但是圆锥嘛,就离这些工匠的视野太远了。好些工匠早已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了好久了,还是没弄明白为啥要安个圆锥头。

三棱锥他们理解,不是有一种箭就叫三棱破甲锥吗,三棱形的箭头穿透性强,能撕破敌人的盔甲,直达敌人的身体,射杀敌人。这个公输后生,是否也是用圆锥头来破甲呢?

不管咋样,只要开始思考就好,有疑问正常。没有疑问的话,公输念槐就会为这次作院之行后悔的,因为目的没有达到。启蒙启蒙,不就是从混沌状态开始的吗?公输念槐恰巧就想借这次机会,给大宋的工匠们呈现一个跟以往不太一样的技术与理念世界。

云深不知处,因为有浮云遮望眼,但人还在山里。暂时看不清找不到不打紧,只要知道山里有人,有更高的技术台阶等着这些工匠去攀登就好。

王小春驾轻就熟了,很快把锥头塞进纸药筒里,点燃引火绳后投进竹筒里,迅速跑向一边,蹲下抱头,眼睛从胳膊缝里瞧着竹筒。

作院里一片安静,几十双眼睛盯着竹筒,很多人想看看圆球与锥体到底有何不同。

“噗!呼--”

竹筒里先是响起一声闷响,接着筒口窜出一蓬火苗,先是窜出丈余长的烈焰,而后迅速消退,最后只在竹筒口摇曳着一簇火苗。

“呀!怎么了?”

“没炸?咋还烧起来了?”

“快去看看,发射出去没有。”

“发射出去了吧?太快了,没看见?”有人仰着头,往天上看,先是转脖子,后来身子也转了起来,两个三百六十度之后,也未发现天空上有飞行物,更没有带火的锥体飞出去后留下的尾烟。

几十颗脑袋从不同的方位看向土坑,没有人贸然上前。为何?前车之鉴嘛,自打知道竹筒也能被炸成竹片后,人们就变得谨慎小心翼翼了,宁愿多等会儿,也没有人冒险凑上前去。

就像放鞭炮,药芯看上去好像灭了,但身边的大人总会提醒孩子,先不要急着上前捡,再等等。

严实不淡定了,耳朵里听到噗的一声后,严实的脖子就越来越长,有向长颈鹿看齐的趋势,两只眼珠子盯着冒着火苗的竹筒,如同一只饿狼,正在等待猎物出没。

离着竹筒最近的是王小春。王小春蹲在地上,两手护着头,眼睛透过缝隙瞧着竹筒,等了半天,除了噗的一声外,再没听到其他的声音。只看到竹筒口着起了火。

王小春慢慢地放下护着头的手臂,抻着脖子观察了片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神话版三国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