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绝地反击1644 > 第十二章 皇太极

第十二章 皇太极(1 / 2)

就在崇祯滋润的和周皇后过着滋润的小日子的时候,有些忘乎所以的时候,东北方向,皇太极正在盛京秘密筹划着对明朝的攻击。

皇太极并没有叫上其他人,单单只是在跟范文程在讨论新的进攻方案。

说起这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卫人,据说是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的后人,不知道是后人附会还是真有其事,反正此人才华出众,见识超群,在历史上是得到了充分的印证的:其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可谓四朝元老,是清初一代重臣,并且在满汉之争尖锐的时刻尤能木秀于林而风未摧,并且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流程的笔者认为都是牛人),更被视为文臣之首,足见其能。本来良禽择木而栖能臣择主而事这种事情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因为范文程扮演的角色是从一个明王朝的儒生转变为汉人江山埋葬的主要推手,成为那段历史中最被痛恨的大汉奸之一。更加上清史对范文程投清(后金)的经过语焉不详,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于是就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范文程主动投靠后金,所以认为他简直道德败坏,食汉粟而事夷狄,所以能力越大越可恶!另一种说法就认为他是在沈阳考科举被掳之后,为生存才投靠后金,被努尔哈赤赏了个小官做,到皇太极时期得到重用,这个版本故事性太低不符合大众口味,逻辑却更可靠,所以更有可能是真的(所以清史里语焉不详,毕竟这么为重臣竟然是掳来的这件事,对已经取得国家政权的清政府怎么看也不是值得夸耀的地方)。如果采用第二种说法的话,范文程也不过被生活所迫的一介书生,当成大明王朝的一号强劲对手就好,不必当成人人得而诛之的无恶不作的汉奸那样看。(不过小爷依旧不爽他!)

这时的范文程可没有心思理会后人对他的看法,而是一门心思的想办法来壮大后金,削弱乃至消灭明王朝。

在行军草图上,比划着锦州-宁远-山海关一带,范文程对皇太极道:“大汗,现在袁崇焕倚靠坚城和红衣大炮将这一代打造的如铁桶一般,前几次的交战我军都是败在了城墙和火器之下。可是,现在我军野战是明军绝对不敢与争锋的!只要没有坚固的城墙,明军的火铳和火炮将会是我们八旗勇士的刀下之鬼!”说到激动的时候范文程面色潮红,剧烈的咳嗽起来。皇太极抚拍范文程的后背,说道:“范章京,不要激动,慢慢说来。”所谓章京,是满语的音译,可以理解成汉语将军的满语读法,在清朝官制中最初是对武官的称谓,可以简单理解为将军。而皇太极善于吸收别的民族的长处,所以善于任用汉臣,尤其看重范文程,常说:“范章京知否?”每当议事不决时,他也会说“何不与范章京商议?”

范文程把气息平顺之后,对皇太极躬身施礼称谢之后,又继续分析军情:“所以,当前我军应该做的事情是扬长弃短,充分发挥我军野战优势,迂回袭击明军后方,分散其精力增加明军边防压力。然而,虽然我军这些年来取得了相当多的战果,对明军的战斗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明朝相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所以可汗万不可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一旦有失,都会对我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说道:“范章京所言甚是,孤也有同感啊!单单是钉在宁锦一线的袁崇焕就令孤头疼不已,章京可有妙计见教?”

范文程自信的微微一笑,对答道:“微臣今天要说的,就与他有关!”

皇太极一听大喜过望,身子向前倾出,急切地对范文程说道:“章京还请快快教我!”

范文程也不拿捏,手捻须髯对皇太极献计道:“微臣这条计谋可不仅仅针对袁崇焕而已,这条计可是关乎咱

最新小说: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将北伐进行到底 谍战:红色掌柜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早安大明 帝秦设计师 战国生存指南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